川普宣布加徵汽車關稅25%!突襲宣布衝擊全球車市與盟友經濟

美國前總統川普在美國時間週三(3月26日)突然宣布,將對進口到美國的汽車與部分汽車零件加徵高達25%的汽車關稅,新措施預計最快在2025年4月3日針對汽車生效。此舉以國家安全為由,不僅震撼全球汽車產業鏈,也讓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如墨西哥、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國措手不及,預期將對全球汽車供應鏈、車廠營運以及終端消費者購車成本帶來深遠影響。

川普汽車關稅細節與理由

根據白宮發布的正式公告,這項關稅是依據《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Section 232)授權,認定持續的進口汽車及零件已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川普政府在公告中指出,自2019年首次由商務部提出此擔憂以來,情況不僅未見改善,反而因COVID-19疫情暴露出的全球供應鏈脆弱性、外國政府對其汽車產業的不公平補貼與積極的產業政策、美國本土汽車製造商面臨的物料與零件短缺、勞力短缺與罷工,以及美國在全球汽車生產份額停滯、國內汽車產業就業未見起色等因素而更形惡化。

因此,川普認定有必要採取行動,決定對公告所列的汽車自2025年4月3日凌晨12:01(美東夏令時間)起課徵25%的從價稅,特定的汽車零件關稅生效日期則將於後續公告,但最晚不超過2025年5月3日。公告中也明訂,未來將建立程序,允許美國國內生產商或產業公會請求,將更多可能損害國安或削弱政策目標的進口汽車零件納入加徵關稅的範圍。

哪些品牌受創最重?進口依賴度是關鍵

這次關稅衝擊最大的,無疑是那些高度依賴進口來滿足美國市場需求的汽車品牌。根據外媒研究數據分析,部分外國車廠在美國銷售的車輛中,美國本土生產的比例偏低,例如瑞典的Volvo(僅13%在美國生產)、日本的Mazda(19%)和德國的Volkswagen(21%),意味著他們絕大多數銷往美國的車輛都將面臨關稅衝擊。此外,韓國的現代起亞集團(Hyundai-Kia)在美銷售車輛約有三分之一在當地生產(33%),德國豪華品牌賓士(Mercedes-Benz, 43%)與BMW(48%),以及日本汽車巨頭豐田(Toyota, 48%),其在美國銷售的車輛也都有超過一半來自進口。

具體來看,許多在美國市場相當受歡迎的2025年式車款,例如福特的暢銷小型皮卡Maverick、雪佛蘭的Blazer運動休旅車、現代的Venue小型跨界休旅、日產的Sentra轎車、保時捷的經典跑車911,甚至是豐田的指標性油電混合車Prius,都名列進口車款清單,將直接受到關稅影響。雖然關稅主要針對外國車廠,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美國本土品牌如通用和福特,也因為部分暢銷車款是在海外(例如墨西哥)生產再進口回美國,因此也無法完全倖免於這波關稅的衝擊。

-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

盟友經貿關係恐生變

川普政府這項基於國安理由的關稅措施,讓美國的重要盟友,特別是汽車製造與出口大國,感到震驚與失望。《紐約時報》等媒體報導指出,包括美國的鄰國墨西哥、加拿大,以及亞洲的日本、韓國在內,這些國家合計佔了美國汽車進口總量約75%之多。

事實上,這些國家過去幾年為了避免美國祭出汽車關稅,曾積極進行外交斡旋,並提出擴大在美國的投資、增加採購美國天然氣等能源產品的承諾。例如,韓國政府曾宣布將投資210億美元擴大在美國的製造業投資,日本官員也曾提出高達1兆美元的投資計畫,希望藉此強化雙邊經貿關係並說服美國,但最終這些努力顯然未能阻止川普政府的決定。

車價上漲難避免

可以預見的是,高額汽車關稅所增加的成本,最終很可能將轉嫁到美國的終端消費者身上。分析師與產業專家普遍預期,汽車製造商為了彌補關稅帶來的額外營運成本,勢必會考慮調高新車的建議售價。儘管各家車廠對於成本的吸收能力不同,具體的漲價幅度難以一概而論,但仍有不少分析師認為,未來美國市場上新車的平均價格可能會因此上漲數千美元。

目前美國市場銷售的車輛中,約有45%是進口車。更重要的是,根據美國運輸部的「美國汽車標示法案」數據,即使是在美國本土組裝的車輛,每一款2025年式的車型也都至少有20%的零組件來自美國和加拿大以外的國家。這意味著,幾乎所有在美國銷售的新車,不論是整車進口還是本地組裝,都可能程度不一地受到關稅的影響,美國消費者未來購車的經濟負擔恐怕將會顯著加重。

延伸閱讀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