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正式啟動!川普關稅對民眾錢包衝擊為何?

美國總統川普在美東時間 4 月 2 日下午 4 點正式宣佈一系列重大關稅新政,祭出最高可達兩成以上的進口稅率,號稱要重振美國製造業。不過,市場早有心理準備,許多美國研究機構都指出,未來消費者實際支出恐因此上漲,尤其低收入族群感受更深。

川普關稅新政重點

川普關稅打算擴大涵蓋範圍,除鋼鋁品項外,汽車、電子產品與民生必需品等,都可能納入較高關稅稅率。根據 Yale Budget Lab 的模擬分析,若最終真的採用約 20% 的進口關稅,可能使今年美國人均購買力下降 2% 以上,甚至造成每戶家庭平均年支出額外增加 3,000 至 4,000 美元。

此舉也衝擊市場信心,包括生鮮食品、汽車與能源等價格,預計在短期內顯著走揚。雖然白宮強調長期將帶來就業機會與本土產業投資,但短期陣痛難以回避。

美國低收入族群首當其衝

其實,川普關稅像是「累退稅」:越是低收入戶,因為可支配所得有限,日常食衣住行佔總支出比重就更高,一旦關稅全面攀升,其實質負擔也就越明顯。例如,食物、衣物與基本家電價格上漲,對高資產族群或許只是生活成本增加,但對工薪階級與弱勢家庭來說卻是雪上加霜。

-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

企業市場進入震盪期

除了一般消費者,企業端也苦不堪言。美國多家廠商擔心供應鏈成本持續上升,導致產品利潤縮水,更可能影響投資意願。部分廠商計劃將成本吸收,以免急速提價讓顧客卻步,但長期下來能否撐住尚未可知。再者,不少人憂心各國會以報復性關稅回擊美國,導致國際經貿更動盪。從股市到企業雇用,目前皆出現觀望態度,預估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率可能因此下修 0.9 至 1 個百分點。

後續影響與觀察

雖然川普強調此舉是為了重振美國製造、平衡國際貿易逆差,但許多研究機構和專家皆警告,關稅策略往往引來對手國相應制裁,雙邊或多邊衝突恐難避免。

對消費者而言,想要減輕衝擊,或須調整大額採購時程,尤其是涉及汽車、家電與房屋修繕等產品。接下來市場將密切關注新措施實施後的通膨指數、企業投資與就業數據等動態指標,來判斷這波「解放日」關稅動作,究竟會為美國經濟帶來多少痛苦,抑或真能如川普所言,換來更大的經濟成長空間。

延伸閱讀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