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將投票決定是否對中國電動車課稅!雙邊貿易戰一觸即發?

分享

近期,歐盟計畫對中國進口電動車(EV)進行高達45%的關稅徵收,這項政策的投票原定於9月25日進行,但因歐盟與中國之間的最後談判而延遲至10月4日。若投票通過,這項政策可能在11月正式實施,將對中歐雙邊經濟貿易產生深遠影響。

歐盟對中國的電動車關稅政策

去年,歐盟展開了一項反補貼調查,指控中國車廠以政府補貼為優勢,壓低電動車價格,從而削弱歐洲本土車廠的競爭力。根據歐盟的初步結論,若不進行干預,中國電動車的廉價策略將進一步擠壓歐洲車企的市場份額,最終可能威脅到歐洲汽車產業的生存。

此次提案的具體措施是對中國製電動車徵收高達35.3%的附加關稅,加上現有的10%汽車進口稅,最終稅率可能達到45%。歐盟貿易專員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曾表示,歐盟的目標是確保「公平競爭環境」,並強調這項提案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

中國的應對策略

根據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永謙的說法,中方願意設定出口電動車的最低價格標準,以確保不會對歐洲市場造成擾亂。這一方案的核心在於確保雙方能夠達成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案,避免貿易戰帶來的雙重損失。

此外,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多次前往布魯塞爾與歐盟官員進行面對面磋商,試圖化解這場風波。雙方在9月19日的會談中表達了「強烈的政治意願」,目前的焦點在於達成一份「價格承諾協議」,即設定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的最低售價,並通過調整進口數量來維持市場平衡。

但這項提案最終能否被歐盟接受,仍存變數。中國學者鄭春榮表示:「即便中方願意妥協,但這仍無法改變歐盟成員國內部在此議題上的分歧。」他認為,歐盟內部對這項提案的態度分歧嚴重,有些成員國擔憂過高的關稅會損害本國消費者的利益。

-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

誰是關稅提案的最大推手?

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支持對中國電動車進行高額關稅,認為這是保護本國汽車產業的必要措施。而德國則持反對意見,認為過高的關稅將損害歐洲消費者的利益,甚至可能對歐洲的「綠色轉型」帶來負面影響。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明確表示,德國支持自由貿易,並希望避免與中國進一步升級貿易摩擦。作為歐洲最大的汽車製造國,德國擁有龐大的汽車產業和供應鏈,若中歐貿易關係惡化,勢必對德國造成嚴重打擊。

目前,歐盟的投票機制要求至少15個成員國(代表65%歐盟人口)贊成才能通過此項提案,7月份的非正式投票中,有12個成員國支持、4個反對、其餘11個國家則選擇棄權。若西班牙、義大利與其餘反對成員國聯合起來,仍不足以達到推翻該提案的門檻。因此,未來的投票結果可能仍會傾向於支持高額關稅。

中歐貿易戰的潛在風險與影響

若歐盟最終通過這項關稅政策,勢必會引發中國的反制措施。事實上,中國早已展開對歐洲進口產品的調查,包括乳製品、豬肉等。

目前,中國已經向WTO提出申訴,並警告若歐盟堅持單方面施壓,中方將毫不猶豫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若中歐貿易戰爆發,必然將對雙方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更多相關新聞報導
德國電動車銷售暴跌!需求陷入低迷,前景不明?
比亞迪打入日本市場遇挑戰,提升電動車銷量成為難關?
印度電動機車市場蓬勃發展,Ola Electric成功IPO創下新紀錄

推薦閱讀

你可能也喜歡

其他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