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在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夕宣布不支持任何候選人,這一決定迅速引發超過20萬名訂閱者退訂潮流。這是該報自1976年以來首次在總統大選中採取中立立場,這一舉動不僅令讀者震驚,還在新聞界內外引發了廣泛的爭議。
貝佐斯的聲明
亞馬遜創辦人暨《華盛頓郵報》老闆貝佐斯發表專欄文章解釋了不支持任何候選人背後的原因。他認為,支持候選人可能會引發「偏見的觀感」,影響媒體的公信力,因此決定不再背書任何候選人。貝佐斯強調,這一決定完全基於保持中立的原則,而並非受到任何政黨或政治人物的壓力。
貝佐斯進一步解釋,儘管這項宣布距離選舉僅剩11天,可能會引發外界疑慮,但他堅稱這並非策略性操作。
編輯辭職、專欄作家批評
這項決策在《華盛頓郵報》內部引發動盪,多位編輯因此辭職,包括知名專欄作家羅伯特·卡根(Robert Kagan)等19位專欄作家聯名抗議該決定。資深專欄作家霍夫曼(David Hoffman)表示:「選擇不背書就是選擇沉默,這是我無法接受的立場。」
前總編輯巴倫(Marty Baron)也在社群媒體上批評該決定為「懦弱的表現」,認為這可能動搖《華盛頓郵報》一直以來對民主的支持立場,與其「民主在黑暗中消亡」的口號相矛盾。
訂閱流失超過8%
根據《NPR》報導,《華盛頓郵報》此次訂閱流失的20萬戶,約佔其總訂閱人數的8%。在媒體經營日益艱困的背景下,如此大規模的訂戶流失勢必加重《華盛頓郵報》的財務壓力。許多取消訂閱的讀者表示,報社的決定違背了「真實報導」的承諾,特別是在選前關鍵時刻放棄報導,動搖了部分讀者對該報的信任。
其他媒體會跟進嗎?
除了《華盛頓郵報》外,《洛杉磯時報》也選擇不再背書候選人,並因相似決策導致內部成員辭職和訂閱流失。該報華裔老闆Patrick Soon-Shiong也明確表示不支持賀錦麗,甚至其女兒在社群媒體上批評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
顯然,在美國當前的政治極端化氛圍中,《華盛頓郵報》選擇不背書候選人是一場風險極高的賭注。貝佐斯雖堅持維護新聞的中立性,但此舉也確實可能引發外界批評和財務壓力。這一決定是否能幫助《華盛頓郵報》在未來吸引更廣泛的讀者群,成為新聞中立性的新典範?還是會因此一蹶不振?仍有待時間驗證。
延伸閱讀
2024美國總統大選關鍵政見一次看|賀錦麗政見與川普政見對決
2024美國總統大選提前投票破紀錄!逾2800萬人完成投票
拜登稱川普支持者為「垃圾」引發風波!事件始末與澄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