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o強制員工放無薪假!這間電動車新創公司的未來出路在哪裡?

分享

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 Canoo 近來面臨嚴重的資金短缺,接連傳出高層出走與大規模停工的消息。從取消薪資補貼到直接下令無薪強制休假,Canoo 的發展讓外界對其在 Oklahoma 設立的工廠前景與電動車量產計畫產生疑慮。究竟這家公司為何深陷財務危機,曾獲得政府補助卻仍難以維持運營?本文將帶你了解 Canoo 的現況、財務風險以及未來展望。

Canoo 電動車的起步與發展轉折

Canoo 成立於 2017 年,初期以提供可租賃的電動廂型車為核心業務,並計畫向戶外冒險客、商用車隊等客群推廣。然而,隨著管理層改組與商業模式調整,Canoo 最終將重心轉向生產電動貨卡與商用廂型車。其獨特外觀和模組化底盤一度吸引了市場關注,也陸續獲得如美國政府機構、NASA,以及超市龍頭 Walmart 等預訂或合作意向。

Canoo 資金不足引發員工無薪停工

近期的發展顯示,Canoo 在資金鏈上出現危機,並於 2024 年底前後開始大規模強制休假。以下為關鍵訊息整理:

強制員工無薪休假

Canoo 先是宣布暫停 Oklahoma 的製造工廠運作,接著更將剩餘員工通通納入「強制無薪休假」。根據多家媒體披露,員工不僅無法領取薪資,連公司系統的使用權也被切斷。

財務狀況不佳

根據公司財報顯示,Canoo 在 2023 年虧損金額達數億美元,甚至曾傳出公司帳面上只剩下約 70 萬美元的現金流。CEO Tony Aquila 透過其私募股權公司曾多次注資,但還是不足以支撐目前營運需求。

政府補助與合約風險

Oklahoma 州原本承諾提供最高可達一億美元的績效基礎補助,但因 Canoo 的產量與投資目標無法達成,州政府僅先行撥出 100 萬美元。如今公司傳出停工、欠款,當地政府恐將展開「補助金追回機制」,Canoo 更是官司纏身,遭多家供應商指控拖欠款項。

高層頻繁變動與未來疑慮

Canoo 自創立以來已有多位共同創辦人與高層陸續離職,包括財務長(CFO)、技術長(CTO)與法務長(General Counsel)等要職皆已換血;再加上股價長期低迷,公司先前也宣布進行 1:20 比例的 逆向股票分割,期望能留在那斯達克上市,並吸引更廣泛的投資者。然而,外界普遍對這樣的財務操作並不看好,擔心只是延緩退市的治標手段。

Canoo 與小型電動車市場的競爭挑戰

Canoo 一度被譽為電動車市場上的潛力股,如今卻深陷財務泥淖,從 Oklahoma 工廠停擺、員工強制無薪休假到僅存 70 萬美元現金流,都為這家新創的未來畫下問號。因為除了公司本身的經營問題,電動車市場近年來亦面臨嚴峻考驗,包含:

  • 市場競爭加劇:許多大型車廠與新創同時湧入電動車領域,消費者與車隊租賃客戶都在觀望整體成本與售後服務。
  • 資金與量產門檻:Canoo 必須在電池、電子系統以及自動化生產線上投入巨大資本,否則難與成熟車廠抗衡。
  • 不確定的經濟情勢:通膨升溫及全球供應鏈動盪,致使電動車零組件價格變動幅度大,對新創公司的衝擊尤甚。

究竟後續能否籌集足夠資金並重新贏得投資人與市場信心,將是決定 Canoo 命運的關鍵。只要有新資金或新合作模式出現,Canoo 仍有機會扭轉頹勢,重回電動車戰局。否則,這家曾被寄予厚望的新創公司,恐怕只能黯然退場。

推薦閱讀

你可能也喜歡

其他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