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宣布將從 2 月中今天開始實施新一波裁員計畫,主要針對整體人力中績效最低的 5% 進行「表現淘汰」。這次的調整不只影響 Facebook、WhatsApp 和 Instagram 等核心團隊,也宣告了 Meta 對AI與機器學習(ML)領域的高度重視。不同於以往大規模關閉辦公室、一次性公開聲明,Meta 這回選擇讓辦公室正常運作,並以更低調的方式陸續寄發裁員通知,讓不少員工感到不安。
事實上,我們最近都可以關注到,這並非單一企業現象,Google、Microsoft、Amazon、Stripe 等科技大廠也紛紛在 2025 年陸續裁員,試圖轉型並將更多資源投注在 AI 相關技術上。
Meta 裁員通知全球員工陸續接獲
根據內部訊息顯示,此次裁員將分階段在北美、歐洲、亞洲以及非洲多個國家進行,時程大約落在 2 月 11 日到 2 月 18 日之間。不過,由於德國、法國、義大利及荷蘭擁有更嚴格的勞動法規,Meta 在這些國家並不會以同樣的方式執行「表現淘汰」,而是走當地法令規範下的程序。也就是說,美國與其他國家的員工有較高機率直接收到裁員通知,並在短時間內被解除系統權限。
有些員工透露,新一輪的裁員強調精準汰換,也就是針對近期考核結果屬於未達標或表現不佳的同仁進行終止合約。讓人擔憂的是,內部目標設定為5% 的人力精簡可能導致管理層在評估上格外嚴苛。有員工擔心,即便過往表現良好,也可能因為沒有達到領導階層的新標準而被列入名單。
Meta 急徵AI人才
儘管 Meta 開始在全球瘦身,卻同時加大力度招募 AI 與機器學習專業人才。據Meta 內部的工程副總裁在近期發布備忘錄,要求加速開出機器學習工程師與其他關鍵技術職缺,並期望在短短一個多月內完成多輪面試與聘用程序。這也顯示出 Meta 希望在 AI 領域取得更明顯的領先優勢,並以人工智慧驅動下一波新產品或營收成長。
事實上,這種「一邊裁員、一邊擴編 AI 團隊」的策略,在科技產業中並非孤例,Google 不久前也提出自願離職計畫,並重新分配資源至 Android、Pixel 等業務的 AI 研發;Microsoft 甚至被傳出有部分被解雇員工是沒有資遣費保障的極端案例,顯示企業在開源節流方面下足了苦功。
科技業寒冬與效率年並行
隨著 2025 年後全球經濟環境波動,加之疫情期間大幅擴張的人力成本已成業界必須面對的隱憂,多家大型科技公司都試圖轉向精實運營並集中火力在 AI 研發。Meta 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 早在 2023 年就曾提到要「提升標準」、加速「表現不佳」員工的汰換,以期落實「效率年」的藍圖。
然而,裁員的同時也帶來內部士氣的巨大挑戰。不少員工私下表示,原本在「社群」與「未來」的企業文化氛圍下,現在卻因害怕被列入表現不佳而人人自危。甚至有人擔心,在高層推動這種刪減配額的過程中,可能會誤殺一些實際上很有潛力的新人或長期表現不錯的老將。
綜觀整個科技產業環境,從 Amazon、Microsoft、Alphabet(Google 母公司)到 Stripe、Robinhood 等企業,都在 2025 年相繼進行不同規模的裁員或內部重整,看似「人走茶涼」,但無論成效如何,這一連串調整已成為當前科技大廠的共同課題,也將在未來幾季的財報和產品進展中看到更清晰的結論。
延伸閱讀
Meta裁員後再調整高管獎金!非CEO獎金上調至200%
Meta 事實查核計畫終止引發廣告商焦慮
歐盟對Meta開出8億歐元罰款,指控其壟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