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公布的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到3.0%,不僅高於市場普遍預期的2.9%,也比去年12月的2.9%略為走高。這一CPI數據強化了市場對美聯儲暫時不會重啟降息的看法,並引發美股期貨、黃金、美元等主要金融資產的劇烈波動。
雖然市場早已對通膨可能回馬槍有所心理準備,但這樣的CPI表現仍讓不少投資人措手不及。
1月CPI數據超標 核心通膨依舊堅挺
根據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1月CPI月增率為0.5%,也超越了市場先前預期的0.3%,連帶推升了整體年增率至3.0%。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部分,1月同比上漲3.3%,同樣高於預估值3.1%及前期3.2%的水準。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美國物價動能依然強勁,特別是核心CPI的攀升,意味著基礎通膨壓力尚未如市場所期待地持續降溫。
部分經濟學家指出,1月的升幅可能受到年度初調整的季節性因素影響,也包含企業因應新一年成本變動或預期通關、關稅等政策變數而提前調漲售價。儘管有這些短期原因,一連串的報告結果依舊表明,美國通膨狀態仍須更長的時間去觀察,尚不能輕言通膨已穩定。
市場即時反應:美元走強 道瓊期指急跌
當CPI數據出爐後,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強烈震盪。美股道瓊期指一度急跌逾400點(約1%左右),而那斯達克100期指也出現明顯下挫,投資人因通膨壓力高於預期而擔憂美聯儲持續採取較鷹派的貨幣政策。與此同時,美元指數因市場預期利率更可能維持在高檔,吸引避險資金流入而迅速走高。
金價則受到美元走強及債券殖利率攀升的壓力而下滑,盤中跌幅一度超過1%。十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亦在公布後快速上揚,可見投資人對債市後市保持警戒。
美聯儲上半年降息機率續降 政策走向更趨謹慎
在通膨超出預期後,越來越多市場機構認為,美聯儲於今年上半年重啟降息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一些分析師直言,1月通膨報告對美聯儲來說並非好消息,因為它凸顯了抑制通膨的進程並不穩定。先前,美聯儲在2022年至2023年間已累計升息5.25個百分點,企圖為經濟降溫,但1月數據顯示通膨熱度仍難以完全消退。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曾表示,通膨率雖已自高點回落,但幅度與速度仍不夠讓貨幣政策輕易轉向。加上近期美國就業市場依舊火熱,令市場對「通膨恐怕會反覆」的顧慮再度升溫。交易員也調整對利率政策的預估時間,普遍認為最早可能要到今年底或甚至更後,才會出現降息契機。
投資人短期該如何關注?
面對通膨走勢依然強勁、利率預期偏高的格局,美股近期波動度恐居高不下,投資人若進場需保持警覺。過去一般認為,黃金在高通膨環境具有防禦性,但當市場預期利率將長期維持在高檔時,美元反而會奪走部分黃金買盤,因此金價漲勢或將受限。若重視固定收益資產,則需留意債市殖利率快速上揚引發的債券價格下滑風險。
總體來說,1月CPI結果昭示著美國通膨並未按原先預期乖乖回落,也意味著市場須重新評估「貨幣轉向」的時間表。在後續的經濟數據上,像是下個月的CPI或PPI,乃至就業報告,都可能繼續影響美聯儲決策走向。
如果未來幾個月通膨不見明顯降溫,聯準會不僅不會急於降息,甚至還可能考慮更長期維持偏高利率。投資人或許要做好心態準備,在波動放大的市場中持續留意風險,同時避免過度集中於單一資產,或許才是度過當前階段的關鍵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