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考慮對汽車、藥品與晶片祭出25%關稅!全球貿易再現衝擊

分享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拋出重磅關稅議題,表示打算對汽車、藥品與半導體晶片等產品祭出「至少25%」的進口關稅,並且可能在年內逐步調高。川普強調,這是為了確保美國製造能「回流」,他計畫在4月2日前後對外公布更具體的汽車關稅方案。

汽車關稅恐衝擊歐美產業布局

川普認為,美國汽車在海外市場「被課不公平的高關稅」,他尤其點名歐盟對美國車徵收約10%的進口稅,遠高於美國對歐洲進口轎車2.5%的稅率。

雖然美方同樣對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以外的皮卡車課徵25%關稅,但川普依然主張整體貿易處於失衡狀態,重申需要「調整關稅」才能讓美國製造業更具競爭力。歐盟方面則表示,過去曾公開考慮將10%的汽車關稅拉近美國的2.5%,但至今尚未達成具體協議;歐洲官員也否認已有任何「正式承諾」。

回顧2018年,川普第一任期內也曾針對汽車展開國安調查,當時同樣考慮到課徵25%進口汽車稅,不過最後並未付諸行動。如今,他舊事重提,引發外界擔憂。業界人士指出,一旦美國真的調高汽車關稅,不但歐洲廠商會受到影響,日本與韓國車廠也難以倖免,連帶衝擊全球供應鏈。

藥品、晶片也納入關稅清單

除了汽車,川普這次進一步把關稅焦點擴大到藥品和晶片,並揚言最低起跳25%,甚至「會更高」。他透露,之所以「預留時間」才公布制裁細節,是想讓相關企業有機會考慮回到美國設廠,藉此減少關稅衝擊。

這對眾多跨國藥廠與半導體巨頭來說,將是一項巨大的挑戰:若真的要將主要生產線搬回美國,產能成本、人力資源與整體供應鏈布局,都可能面臨翻天覆地的變動。

-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

4月2日後局勢更明朗

美國商務部與貿易代表辦公室等單位在4月1日前會向川普提交分析報告,說明對包括汽車在內的進口產品課徵關稅的各種選項。

目前,歐盟貿易執委 Maros Sefcovic 已經抵達華府,與美國商務部長、即將走馬上任的美國貿易代表,以及白宮經濟顧問進行會晤。歐方官員透露,他們仍希望爭取協商解決,畢竟任何單方面加稅都可能引發連鎖效應。若新關稅確定上路,汽車與其他重大產業的供應鏈結構,恐面臨重新洗牌,也意味著「川普式關稅」仍然在大範圍重塑世界經貿版圖,後續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值得密切關注。

延伸閱讀
川普對中國半導體出口管制擬擴大!美中晶片戰影響範圍延伸多國
Apple 投資美國宣布再加碼!豪砸 5000 億美元,AI 伺服器將於德州組裝
西方科技業掀「Anything But China」浪潮?供應鏈加速撤離中國

推薦閱讀

你可能也喜歡

其他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