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數年一路攀升的KPOP專輯銷售,2024年卻首度顯現停滯迹象。根據韓國海關廳近期公佈的貿易數據,去年韓國音樂實體專輯出口總額約為423.8億韓元,相較2023年的421.5億韓元僅微幅成長0.55%,也意味著自2015年以來的強勁增長趨勢首次遭遇逆風。對許多台灣樂迷來說,KPOP一直是亞洲流行音樂市場的領頭羊,然而,如今出現銷售與出口的疲軟,無疑引發了產業高度關注。
KPOP專輯銷量降溫,日本市場跌幅最顯著
從地域分布來看,2024年KPOP最大出口市場日本的銷售額銳減24.7%,僅達130.3億韓元。這對長期以來依賴日本粉絲大量購買實體專輯的韓國娛樂產業來說,打擊相當顯著。
雖然美國與中國加總後占了去年KPOP出口的72.8%,對衰退有一定程度的緩衝作用,尤其中國在2023年因限制韓流內容而一度銷售下滑,但2024年重新開放後反而出現76.4%的出口反彈。然而,即使這些市場出現回暖,整體專輯銷售仍難以重返2023年突破百萬張的榮景。
總體來說,根據Circle Chart(韓國音樂內容協會所屬)資料顯示,2024年KPOP實體專輯總銷售量僅約9,890萬張,較前一年1.202億張下滑17.7%。
大團空窗期,市場失去關鍵動能
多數產業專家認為,BTS和BLACKPINK等代表性團體的空白期是導致銷售疲軟的主因之一。BTS多位成員仍在陸續履行兵役義務,BLACKPINK也正處於團體活動暫停的階段,讓高額銷售量的定海神針瞬間消失。
過去兩年寫下驚人成績的SEVENTEEN,從2023年1600萬張的空前紀錄,跌至2024年的896萬張,幾乎腰斬。缺乏能吸引全球粉絲「瘋狂搶購」的新作品,也使得KPOP無法再現2023年的百萬級專輯紀錄。
有業界人士更指出,前ADOR執行長閔熙珍與HYBE高層之間針對NewJeans的爭議,也在2024年引發外界質疑產業是否過度競爭、行銷策略過於激進,令粉絲出現購買疲乏或更謹慎的情況。
延伸閱讀
NewJeans 改名「NJZ」!3月香港ComplexCon首度登台展新面貌
串流媒體難彌補實體空缺
儘管專輯銷售明顯疲弱,KPOP在串流平台上的數據卻持續增長。HYBE在2024年的日均串流量較上一年增長10.5%,年終總串流量達126億。
然而,多家娛樂公司均坦言,串流帶來的收益只能補足實體專輯銷售大約一半左右的利潤。這也解釋了為何包括HYBE、SM、JYP、YG等大型娛樂公司,即便在營收上還維持一定幅度的成長,整體營運利潤依舊大幅下滑。特別是YG娛樂,由於BLACKPINK團體活動暫停,再加上內部組織重整,2024年營收大幅縮水,甚至預估會出現經營虧損。
延伸閱讀
韓國娛樂四大公司 2024業績排名出爐!JYP奪純利潤冠軍,YG陷負成長危機?
KPOP的2025年能否全面翻身
面對2024年的銷售與出口困境,各大經紀公司選擇擴大投資新人團體,期望在未來創造出新的成長動能。SM娛樂將推出全新女團Hearts2Hearts,以及英國籍男團Dear Alice;JYP也在1月中旬帶來男團Kickflip;而HYBE則預計透過選秀節目組建一支主打拉丁市場的新團,YG在推出BABYMONSTER後,也醞釀另一支名為Next Monster的新團,以期在多元市場搶佔先機。
延伸閱讀
SM 新人女團 Hearts2Hearts 出道!八位成員介紹
同時,市場對BTS與BLACKPINK的回歸抱持高度期待。BTS預計在部分成員完成兵役後於2025年下半年恢復完整團體活動,BLACKPINK也已排定在同年第二季末或下半年重啟全球巡演。業界普遍預估,若這些明星團體如期回歸,KPOP將有望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重新攀上營收高峰,因為預估可能為HYBE帶來至少1.87兆韓元的營收,成為下一波強勁的收入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