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愛爾蘭University of Galway最新研究顯示,喝超過4杯咖啡每天會導致中風風險上升!而且,不只是咖啡,包含汽水、果汁等常見飲品都可能讓中風風險大幅上升。這個研究結果揭露了許多日常飲料與中風風險之間的關聯,以下帶你一次看懂。
內容目錄
喝這些飲料,可能會提高中風風險
咖啡一天超過4杯,風險上升37%
如果你是重度咖啡迷,小心了!這項研究指出,喝超過4杯咖啡每天,中風風險會增加37%。主要原因在於咖啡因能提升血壓,進而提高中風的風險。然而,若咖啡攝取量在4杯以下,則不會有明顯的風險增加。
汽水與含糖飲料每天兩杯風險飆升22%
研究顯示,無論是含糖或無糖汽水,都會提高22%的中風風險,尤其是一天喝兩杯或以上的情況下,風險更是顯著上升。汽水的高糖分會促進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壓,這些都是中風的主要風險因子。而無糖汽水中的人工甜味劑,也可能影響血管功能與炎症反應,進一步提高風險。
每天兩杯果汁,風險高達三倍
許多人以為果汁健康,但事實上,果汁中添加的糖分及防腐劑反而可能加重健康風險。根據最新研究,每天喝兩杯果汁,中風風險竟然是平常人的三倍!女性在果汁飲用上尤其需要注意,因為研究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果汁帶來的負面影響。
喝這些飲料,反而能降低中風風險
根據研究,茶類飲料中富含抗氧化物質,可以有效減少血管發炎及改善血管內皮功能。一天喝三到四杯紅茶(如伯爵茶、早餐茶),中風風險降低29%;而相同量的綠茶,則能降低27%的風險。這些效果主要歸因於茶中的兒茶素和表兒茶素,它們能降低血壓、減少血管發炎,進而保護血管健康。
但要注意,若在茶中加入牛奶,這些保護效果可能會被削弱,原因是牛奶中的蛋白質可能會與茶中的抗氧化物質結合,抑制其活性。
而水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選擇。每天喝超過7杯的水,中風風險可降低18%。適量的水分有助於防止脫水,降低血液黏稠度,進而減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研究方法與背景介紹
這次的研究來自全球大型的中風風險因素調查INTERSTROKE研究計劃。這項研究涉及了來自32個國家、共27,950名參與者的健康數據。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61.7歲,其中大約一半的受試者曾經歷第一次中風,而另一半則無中風病史。這些參與者需要填寫一份詳細的調查問卷,記錄日常飲料攝取習慣,包括茶、咖啡、汽水、果汁及水的飲用量。
研究目標是探討不同飲料與中風風險之間的關係,包括兩種類型的中風風險:
- 缺血性中風:由於血栓阻塞了大腦血管,導致腦部某一區域缺血而造成腦細胞損傷。
- 腦出血:血管破裂導致血液滲入腦組織中,對腦部細胞造成破壞。
飲料攝取量的定義與調查方式
在這項研究中,每種飲料的「一杯」都被標準化為250毫升,並進行了兩大類的分析:
- 碳酸飲料、果汁與果汁飲料:評估其與缺血性中風和腦出血風險之間的關聯性。
- 茶與咖啡:探討不同種類的茶(例如:紅茶、綠茶)與咖啡攝取量,對所有中風類型的綜合風險。
專家的反面意見和觀察
雖然這次研究揭示了咖啡、汽水、果汁等飲料與中風風險的潛在關聯性,但部分醫療專家也指出了研究在設計和數據分析上的一些局限性,這些缺陷可能影響結論的準確性與適用性。
根據加州Providence Saint John's Health Center的腦血管病專家José Morales醫生的評論,「這些研究僅能作為初步的指引,因為它們使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容易受主觀因素影響。」他進一步表示,未來需要進行更大規模、隨機對照試驗來驗證這些結果,才能真正確定飲料與中風風險的因果關係。
1. 觀察性研究設計的侷限性
這項研究使用的是觀察性研究方法,也就是透過問卷收集參與者的飲食習慣,再進行數據分析。因此,無法證明因果關係,僅能指出某種飲料與中風風險之間「可能的關聯」。例如,雖然喝超過4杯咖啡與中風風險增加有關,但研究無法確定咖啡是中風風險增加的直接原因,或是否有其他因素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2. 缺乏對其他潛在因子評估
儘管研究團隊考量了如年齡、性別、體重指數(BMI)及吸菸史等常見風險因子,但還有許多可能影響中風風險的重要變項沒有被納入分析。飲食習慣、體力活動水平、其他潛在的健康狀況(如糖尿病及高血壓)等都可能在這些飲料與中風風險之間扮演關鍵角色,而這些因素若未充分控制,可能導致研究結果的偏差。
謹慎解讀,避免過度擔憂
這項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發現,但同時也有其局限性。總體來說,讀者應該謹慎看待這些結論,作為飲食選擇的參考,而非絕對的指引,對於日常生活中的飲料選擇,都應適量為宜,特別是要避免過量攝取高糖飲料與咖啡。至於茶與水的潛在健康益處,雖然有研究支持,但具體的飲用量和方式仍需依個人體質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