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一提到偏頭痛,首先想到的就是「頭一邊在痛」,其實,偏頭痛右邊或左邊並不僅僅是其特徵。這篇文章將揭開關於偏頭痛的迷思,並深入探討偏頭痛的原因、症狀以及如何舒緩!
偏頭痛右邊或左邊?
偏頭痛是一種反覆發作的頭痛,但根據研究顯示,只有60%的患者會經歷單側疼痛,剩下40%的患者可能感受到雙側疼痛,甚至是整顆頭都在痛。疼痛的部位不固定,可能發生在頭部前方、太陽穴、後腦勺,甚至眼窩後方。
此外,偏頭痛的痛感通常是搏動性的抽動感,患者會感覺到頭部血管像是在有節奏地跳動,這種疼痛可能隨著身體活動、情緒波動而加劇,甚至持續長達數小時甚至數天。
偏頭痛的症狀
偏頭痛不只是單純的頭痛,通常還伴隨有多種不適症狀,讓患者難以專注於日常生活。這些症狀包括:
- 噁心、嘔吐:許多患者在偏頭痛發作時會感到劇烈的噁心感,有時甚至會嘔吐。
- 畏光、怕吵:偏頭痛患者對光線和噪音特別敏感,這也是偏頭痛與一般頭痛的主要區別之一。
- 怕強烈氣味:一些患者會在偏頭痛發作時對氣味特別敏感,強烈的香水或化學品氣味會加重疼痛感。
這些伴隨症狀使得偏頭痛不僅僅是頭痛,而是影響生活各個方面的慢性病,特別是當偏頭痛未經妥善處理時,發作頻率和強度可能會逐步增加。
偏頭痛的原因
偏頭痛的成因複雜且多樣,儘管尚無法完全確定病因,但醫學界普遍認為它與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有關,這些物質會引發血管的擴張,導致頭部神經末梢被刺激,進而引發搏動性的疼痛。
偏頭痛的常見誘發因素包括:
- 環境因素:氣溫、濕度、天氣的變化,甚至是強烈的光線或氣味,都是偏頭痛的常見誘因。
- 壓力與情緒波動:壓力過大、情緒不穩定、焦慮等心理因素,會大大提高偏頭痛的發作機率。
- 荷爾蒙變化:女性偏頭痛患者往往會在經期、懷孕或更年期時偏頭痛發作頻繁,這與荷爾蒙波動息息相關。
- 飲食因素:某些食物,如起司、巧克力、加工肉品等含有酪胺酸和亞硝酸鹽的成分,會增加偏頭痛的發作風險。含有味精或人工甜味劑的食物也可能是偏頭痛的觸發因素。
偏頭痛家族史
偏頭痛確實與遺傳有相當大的關聯。研究發現,偏頭痛患者的子女罹患偏頭痛的風險遠高於一般人群。如果父母中一人患有偏頭痛,子女的發病率大約是30%;若雙親都有偏頭痛,子女的罹患率則高達66%。
此外,不僅是成年人,兒童也可能罹患偏頭痛。根據台灣的數據,學齡兒童的偏頭痛發生率約為3%-11%,到國高中階段發生率更是攀升至8%-15%。遺傳加上課業壓力、家庭問題等後天因素,讓兒童和青少年成為偏頭痛的高風險族群。
預防偏頭痛的飲食與生活習慣
除了藥物治療外,飲食控制和生活習慣的調整也能有效減少偏頭痛的發作。營養師建議,偏頭痛患者應該避開所謂的「3C食物」,這三種食物分別是:
- 起司
- 巧克力
- 柑橘類水果
這些食物富含酪胺酸,會讓體內的酵素無法正常分解,導致血管收縮,引發頭痛。此外,加工肉品中的亞硝酸鹽和含有味精、人工甜味劑的食品也應避免。
反之,患者應多攝取富含維生素B2、鎂、Omega-3脂肪酸的食物,這些營養素有助於神經系統的平衡和血管的健康,能有效減少偏頭痛的發作。
如何正確診斷偏頭痛?
偏頭痛的診斷需要符合多項標準,根據國際頭痛學會(ICHD-3)的指引,以下是偏頭痛診斷的核心條件:
- 頭痛持續4到72小時。
- 至少符合兩項疼痛特徵:單側疼痛、搏動感、疼痛中度到重度、日常活動會加劇頭痛。
- 至少一項伴隨症狀:噁心、嘔吐、畏光或怕吵。
- 頭痛至少發作五次以上,才能確認是偏頭痛。
這些標準可以幫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檢測,若符合大部分症狀,應該及早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與治療。
慢性偏頭痛長期影響
如果偏頭痛長期未經有效治療,可能會演變成慢性偏頭痛。根據醫學定義,如果每個月有超過15天的頭痛,並且持續3個月以上,就屬於慢性偏頭痛。這種情況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並且較難治療。
此外,長期使用止痛藥的患者可能會發展出藥物過度使用頭痛,陷入「頭痛→用藥→頭痛」的惡性循環,導致止痛藥越吃越多,頭痛卻越來越嚴重。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的研究還指出,偏頭痛與失智症之間可能存在關聯,長期偏頭痛患者的失智風險可能更高。
延伸閱讀
偏頭痛影響超過10%全球人口!專家教你如何預防與緩解
5個有效緩解偏頭痛的方法
偏頭痛無法完全根治,但有一些快速簡單的方法可以有效減少發作頻率並舒緩疼痛:
- 按摩穴道:透過按摩合谷穴、風池穴和太陽穴,可以緩解疼痛感。
- 飲食調整:避免吃可能誘發頭痛的食物,多攝取富含鎂和維生素B2的食物。
- 規律睡眠:睡眠不足或過度補眠都會誘發偏頭痛,保持每天6-8小時的規律睡眠非常重要。
- 適度運動:有氧運動如慢跑、散步或瑜伽都有助於減少偏頭痛的發作。
- 避開誘發因素:減少暴露於強光、噪音和刺激性氣味的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