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台灣北部再爆病例!麻疹是什麼?症狀與傳染途徑介紹

分享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12/3最新公布的資料,近期北部地區疑似爆發麻疹群聚性感染,確定新增的本土病例為一名20多歲男性,與前期已確診的同住者共同感染,初步確定為同一起群聚事件。

目前,疾管署已匡列328名接觸者,涵蓋同住者及醫院、公共活動場所的接觸者,並將持續進行健康監測與追蹤至12月21日。

疫情數據顯示,麻疹在20至40多歲的年齡層中較為集中,且感染來源多樣,包括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及越南等地區的移入病例。本篇文章將告訴你麻疹是什麼,麻疹症狀和傳染途徑的解答。

麻疹是什麼?

麻疹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這種病毒屬於副黏液病毒科,具有極強的傳染力。在疫苗普及前,麻疹幾乎成為每個兒童的必經之路,全球99%以上的人口在一生中都曾感染過麻疹。

但隨著疫苗的廣泛使用,目前全球麻疹的發病率已經大幅下降,成為一種可以通過疫苗接種有效預防的疾病。然而,麻疹防治在現代社會中仍然具有相當的重要性。

麻疹傳染途徑

麻疹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空氣中的飛沫傳播和直接接觸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當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病毒會以飛沫形式散播到空氣中,其他人通過吸入這些帶有病毒的飛沫即可被感染。

此外,若他人接觸到被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然後再觸摸口、鼻或眼睛,也有可能被感染。

麻疹病毒在環境中的存活時間較長,特別是在封閉且通風不良的場所,病毒更易於傳播。因此,密閉空間中的人群聚集,尤其是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下,麻疹病毒的傳播風險顯著增加,對公共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麻疹症狀與潛伏期

麻疹的臨床表現非常多樣,初期症狀類似普通感冒,包括發燒、咳嗽、流鼻水和結膜炎的眼紅和流眼淚。

大約在感染後3至4天,患者口腔內會出現白色斑點,被稱為科氏斑點(Koplik's spots),這是麻疹的早期特徵。隨後,患者會出現典型的紅疹,通常從面部開始,逐漸擴散至全身,持續數天至一週不等。

麻疹的潛伏期一般為7至18天,平均約14天。感染者在出疹前後4天內具有高度傳染性,這段時間內,病毒容易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嚴重病例可能出現併發症,如中耳炎、肺炎甚至腦炎,對患者健康造成重大影響,特別是對免疫力較弱的人來說,死亡率亦可能上升。

麻疹疫苗接種與預防措施

MMR疫苗,即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手段。

台灣自疫苗普及以來,麻疹的發病率顯著下降,根據衛生福利部的建議,幼兒在出生滿12個月及滿5歲至入學前,應按時接種MMR疫苗,以建立牢固的免疫防護罩。

對於成人,特別是未曾接種或接種紀錄不明者,亦應考慮補充疫苗接種,以防範疫情擴散。此外,國際旅行者在前往麻疹流行地區前,應確保已完成相關疫苗接種,以避免將病毒帶回本土。

目前,台灣的MMR疫苗接種率保持在高水平,約達到98%。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部分成人的疫苗保護效果可能有所下降,導致免疫力減弱,增加感染風險。

個人衛生習慣重要性

除了疫苗接種,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也是預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勤洗手、避免用手觸摸口鼻眼睛,尤其在公共場所或接觸過感染者後,更應加強手部清潔。

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或手肘遮掩,並及時處理使用過的紙巾。此外,保持居住和工作環境的清潔與通風,有助於減少病毒在空氣中的濃度,降低傳播風險。在疫情高發期間,建議外出時佩戴口罩,特別是在擁擠或通風不良的場所中。

麻疹常見問答

麻疹症狀初期有哪些?

麻疹的初期症狀包括發燒、咳嗽、鼻炎、結膜炎,隨後出現典型的紅疹。

麻疹的潛伏期是多久?

麻疹的潛伏期約為7至18天,傳染期為出疹前後約4天。

麻疹如何傳播?

麻疹傳播途徑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和直接接觸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

推薦閱讀

你可能也喜歡

其他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