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多項權威研究顯示美國預期壽命在未來數十年內恐無法大幅提升,並可能在全球排名中逐漸落後。本篇文章將分享發表於柳葉刀期刊的分析,結果顯示,2022年的美國預期壽命在全球204個國家和地區中名列第49位,但預測至2050年時,將下滑至第66位。這些趨勢不僅影響美國本身的健康狀況,更凸顯了全球健康的嚴峻現實。
美國預期壽命
依據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的模型推估,美國平均預期壽命將從2022年的78.3歲,至2050年僅提升至約80.4歲。此幅度遠小於許多已開發國家,顯示美國的健康表現正在趨緩,甚至面臨停滯。此結果不只反映醫療政策與預防措施執行效益不足,更突顯出各州間實施健康策略的落差。
女性壽命停滯更為明顯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女性的預期壽命增長將更為遲緩。研究顯示,到2050年,美國女性預期壽命的全球排名將由2022年的第51位下滑至第74位,男性則由第51位落至第65位。此一現象意味著女性健康議題在美國受到的重視程度仍不足,也代表政策面需更聚焦於女性健康照護、預防性篩檢與慢性病管理,以改善長期健康品質。
美國肥胖率與藥物濫用問題加深
美國肥胖率預計在2050年以前快速攀升,屆時高達2億6千萬人將面臨過重或肥胖問題,成為引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大風險因素。再者,藥物濫用死亡率在過去數十年間飆升,儘管已投入大量公共衛生資源控管鴉片類藥物危機,但預測至2050年,藥物濫用所造成的死亡率仍可能持續走高,甚至達到全球第一。
預防醫療與教育投資
若美國能有效降低吸菸率、肥胖人口比例,以及抑制藥物成癮問題,預期壽命或可增加近半年,甚或更多。倘若從環境改善、行為及代謝風險調控,到強化兒童營養與疫苗接種全面著手,預估可在2050年減少約55萬人死亡,使美國預期壽命接近加拿大等高績效國家水準。
專家同時呼籲,美國必須持續推動全民健保普及、加強基層預防醫學、改善社區環境,以提升醫療可近性和品質。此外,提高國民教育水準亦是關鍵,受過良好教育的族群往往更能理解健康風險並採取適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