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休克是什麼?冬天洗澡習慣不當、溫差大恐引致致命風險

分享

當冬季氣溫驟降、室內外溫度落差明顯時,許多人往往疏於防備,因此面臨「熱休克」(Heat Shock)的潛在危機。

其實,熱休克並非僅限於年長者,近年國外媒體與專家陸續提出警示:寒冷季節中,從溫暖的客廳走進冰冷的浴室,再浸泡於熱水澡中,這種劇烈的溫度變化可能造成血壓急遽波動,誘發頭暈、心血管疾病甚或溺水的悲劇。像是近期日本藝人中山美穗猝逝於浴缸的案例,都再度引發社會對熱休克的關注。

熱休克是什麼?

熱休克是人體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溫度變化時,血壓急遽上下波動,進而引發各種危險症狀的狀態。

舉例來說,冬天洗澡,人們常在當溫暖的室內,或是穿著暖和,身體已習慣較高的溫度,當走進冰冷的浴室脫衣服,身體血管受刺激迅速收縮,血壓立即飆升。接著洗熱水澡,血管又擴張,血壓瞬間降低,再出浴室時又受寒刺激上升。

如此反覆的血壓劇烈波動,可能就造成熱休克的心臟與血管負擔過重,從輕微頭暈到嚴重心肌梗塞、中風和猝死,後果不容小覷。

冬天熱休克風險高

雖然「熱休克」在某些醫學文獻中也被視為室內的「中暑」表現,意即當身體無法正常調節溫度時,就可能出現相關危險症狀。但是在冬天,若因為身體長時間接觸過熱的洗澡水,身體持續升溫、血管快速擴張和收縮,也可能造成危險。

例如日本,長年在冬季面臨大量浴室相關的溺水意外,特別是65歲以上的銀髮族,因為熱休克相關的死亡人數甚至遠高於交通事故。

事實上,日本官方單位早已多次提醒,冬季10月至隔年3月皆為熱休克高發期。此外,高達六成以上的熱休克重症患者都存在極高死亡率。

如何預防熱休克?

1. 保持溫度平衡:

  • 入浴前可先開啟浴室暖氣,或利用熱水蓮蓬頭簡單沖灑地面,提高空間溫度,減少走入浴室時的溫差刺激。
  • 更衣間若有暖氣設備,更可確保在脫衣換裝時不因溫度落差導致血壓飆升。

2. 適當控制水溫與浸泡時間:

  • 建議先將洗澡水溫維持在約40度以下,避免突然的高溫導致血壓劇烈波動。
  • 若要泡澡,時間不宜過久,約10分鐘左右即可,切勿長時間邊泡澡邊滑手機、看影片,以免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不適。

3. 漸進式升溫:

  • 剛入浴時可先以較溫和的水淋濕四肢,讓身體逐漸適應水溫。
  • 若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或其他慢性病史,更應謹慎控制洗澡流程,必要時諮詢專業醫師意見。

4. 生活習慣調整:

  • 起床時先在被窩內輕鬆伸展2~5分鐘,讓身體漸漸暖起來再下床。
  • 冬季出門務必攜帶保暖配件,如圍巾、手套,維持頸部與四肢溫度,減少外出與室內間的溫度變化。

延伸閱讀
冬天洗澡水溫多少合適?冬天洗澡的步驟和注意事項解答!
【冬天時令蔬菜推薦】8種寒流下必吃的健康蔬菜大公開

推薦閱讀

你可能也喜歡

其他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