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禁止紅色3號色素嗎?美國食品添加物的健康趨勢

分享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前段時間曾考慮對「紅色3號」人工食用色素祭出禁令,目前這項行動正處於關鍵評估期。隨著許多州如加州已率先採取法規限制、食品業巨頭陸續主動去除人工色素,以及各界專家與消費者不斷質疑這類添加劑對健康帶來的潛在風險,美國食品添加物的標準可能即將面臨重大改變。

紅色3號色素的爭議

紅色3號食用色素是一種源自石油的人工食用色素,長久以來廣泛應用於美國的飲品、糖果、零食與甜點中,甚至包括早餐麥片、糖果飲料,以及各式精緻甜食。

多數廠商使用它的目的並非營養考量,而是為了使食品外觀更鮮艷誘人。然而,近年來動物研究顯示紅色3號可能具有致癌風險,另有部分科學與公共衛生團體持續質疑該色素對孩童行為發展的潛在影響,如多動症(ADHD)與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雖然FDA過去對此色素予以核可,但在美國社會與科學界「寧可多一分安全,不冒一分風險」的聲浪下,FDA如今表示正加速審查,並可能在未來數週內對「紅色3號」的合法性做出明確決定。

州際立法與產業壓力

美國有些州早已有地方層級的限制措施,加州更在2023年通過法令,預計2027年起在公立學校的餐點中禁止「紅色3號」等多種人工色素。伊利諾州、紐約州也先後研擬或推進類似禁令,預計在未來數年將其逐步淘汰。但由於不同州分別立法,促使企業難以因地制宜,業界認知到一旦 FDA 有更嚴格的全國性規範,市場標準將更為一致。

同時,許多食品大廠,如Kraft和Nestlé等企業,早已主動將人工色素排除於部分產品,改以天然色素取代。此舉不僅迎合了消費者對健康與透明標示的需求,也證明了產業能在不顯著提高成本或影響供應鏈的情況下,順利完成配方調整。

健康與科學的微妙平衡

支持禁令的公共衛生與食品安全倡議者強調,多項研究已顯示紅色3號對孩童腦部與行為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甚至在動物實驗中具有致癌疑慮。另一方面,維護現狀的產業擁護者則認為,目前尚無足夠的直接證據證實其對人體存在明顯危害。

雖然FDA在過往多次重申,其核准的色素若依規定用量,一般消費者並不會因正常食用而立即面臨健康風險。但隨著公共衛生意識提升與歐洲嚴格法規的對照,多數人日益質疑零風險的判斷。

美國與歐洲食品法規的落差

歐盟及多個歐洲國家早有對人工色素實施更嚴格的警示標示或限制,部分染劑甚至直接禁用。歐洲的審查與後市場評估機制更為積極,對於有爭議的化學物質,寧願採取先行預防的原則,不讓自己的品牌承受極大的風險,也不要讓消費者充當實驗對象。

若FDA最終決定禁止紅色3號,美國食品市場勢必面臨新一輪變革。預期製造商將持續尋找天然或其他安全通過檢驗的替代色素,而供應鏈也將因應法規轉向而調整。短期來看,部分產品配方修改可能提高生產成本,但長期而言,市場將達成一套更健康、更透明的產銷平衡,有利於消費者信任度與產品價值提升。

推薦閱讀

你可能也喜歡

其他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