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實驗室病毒樣本神秘失蹤?澳洲政府緊急啟動調查

分享

澳洲政府宣布,澳洲昆士蘭公共衛生病毒實驗室的冷凍設備故障後,323份澳洲實驗室病毒樣本,包含具有高死亡率的亨德拉病毒、麗沙病毒及漢他病毒等多種人畜共通傳染病菌株,至今遲遲未能掌握下落。

而澳洲當局直到2023年8月才發現這起重大生物安全漏洞,不僅引發全球媒體的強烈關注,也讓外界對實驗室管理與防範措施產生質疑。雖然官方一再強調目前沒有公共安全危險徵兆,但這次事件凸顯了生物安全體系的不完善與審查制度的延宕,顯然並非疏忽所能解釋的。

澳洲實驗室病毒消失兩年

本次爭議的焦點在於:病毒樣本究竟是如何在2021年的冷凍庫故障後消失無蹤?更令人震驚的是,昆士蘭州官方竟拖至2023年8月才覺察這項問題。針對此現象,前澳洲最高法院法官 Martin Daubney 領軍的獨立調查小組已介入,著手釐清實驗室內部流程缺失,並確保未來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有哪些致命病毒樣本消失?

目前國際主要關注,消失的致命病毒主要有三種:

  • 亨德拉病毒:亨德拉病毒為澳洲特有的人畜共通病毒,雖傳染途徑有限,但對人類與動物均可能造成高致死率感染。
  • 麗沙病毒:麗沙病毒和狂犬病病毒同屬一個病毒家族,感染後不及時治療近乎致命,是各國防疫體系高度警戒的病原體。
  • 漢他病毒:漢他病毒原宿主為齧齒類動物,雖然在澳洲尚未有人類確診案例,但國際上已有多起人類染病致死紀錄,致命性不容小覷。

昆士蘭州首席衛生官 John Gerrard 醫生強調,由於上述病原體對溫度極端敏感,脫離冷凍環境後極易迅速死亡,使實際公共安全風險大幅降低。然而,樣本管理的疏漏卻顯示出實驗室未能嚴守追蹤與記錄標準,導致外界憂心此種疏失是否僅是未來更嚴重事件的冰山一角?

澳洲政府回應與後續措施

目前國際公共衛生安全倡議專家,主張此事件已違反社會對公共衛生體系的信任,呼籲全面檢視並改革實驗室安全規範,要求更即時透明的資訊公開。

而澳洲本地支持實驗室的相關人士,則強調這是罕見的單次事故,並非系統性崩壞。他們認為現有規範已經足夠,問題出在當時的突發設備故障與內部疏漏,未必代表整體政策不健全。

面對輿論壓力,澳洲政府已展開「第9條調查」(Part 9 Investigation),以確保檢視範圍涵蓋員工行為、記錄系統、樣本流向、以及實驗室設備維護與管理制度。衛生部門也已主動強化員工訓練、優化庫存審核程序,並與聯邦審查單位密切合作。此外,政府表示未來將更即時對外通報類似事件,試圖降低延誤引發的疑慮。

推薦閱讀

你可能也喜歡

其他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