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應該散步多久、多快?專家告訴你最新研究的最佳散步時間與速度!

分享

散步作為一種簡單又有效的運動形式,對於身心健康的好處已被廣泛研究與證實。然而,「每天應該散步多久?」以及「什麼時間散步效果最好?」卻是一直是許多人不太確定答案的問題。本文將根據全球最新研究,帶您深入探討散步的最佳時長、時間和速度,幫助您打造日常步行習慣。

每天應該散步多久?

根據美國和英國的研究,每天進行至少30分鐘到60分鐘的中等強度散步(如每小時4.8公里的速度)就能顯著改善身體健康。

美國的《身體活動指南》建議成年人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將其分配到每天,只需每天散步30分鐘左右即可。

而若您的目標是促進長壽,則可以考慮延長散步時長。根據《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的一項研究,活動量較少的人若能每天增加111分鐘的中等步速散步,可將壽命延長多達11年。

什麼時候散步最好?早上、下午還是晚上?

散步的時間選擇會影響其帶來的健康益處。以下是針對早晨、下午和晚間散步的詳細解析,幫助您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時間。

早上散步的好處

習慣早起、希望提升早晨能量並有規律作息的人,早起散步是很適合的,以下是具體的原因:

  • 調節生理時鐘:晨間的日光有助於調節您的生理時鐘,改善睡眠品質。
  • 提升代謝功能:空腹散步能促進脂肪燃燒,但需注意可能的低能量問題。
  • 控制血壓與胰島素:根據生理學雜誌的研究,早晨散步對於改善代謝綜合症患者的血壓與胰島素敏感性效果顯著。

下午散步的好處

對於希望改善消化功能或追求高效運動效果的人,下午散步相對來說是更好的

  • 消化健康:餐後散步有助於穩定血糖,尤其對於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者。
  • 提升運動表現:下午通常是體能表現的巔峰期,更有利於進行較高強度的運動。
  • 降低心血管風險:根據自然雜誌的一項研究,午後的中到高強度散步能顯著降低全因死亡率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晚上散步的好處

對於晚上時間比較充裕,且希望減少宵夜攝取的人,建議可以在晚上散步:

  • 促進消化與減少宵夜:晚餐後的散步能幫助消化,同時減少過度進食的可能性。
  • 調節睡眠:雖然晚間運動對某些人的睡眠可能有負面影響,但對夜貓族而言,晚間散步仍能改善睡眠品質。

散步速度要多快?

步行速度不僅是日常運動的參考指標,更被稱為「第六生命體徵」,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整體健康狀況,一般來說有散步速度以下三種分類:

  • 普通速度:約每小時3公里,適合初學者與日常活動。
  • 中等速度:約每小時4.8公里,能有效促進心血管健康,並達到中等運動強度。
  • 快步健走:超過每小時6公里,適合希望挑戰更高運動強度的人。

如何確定自己的步速?

  1. 若在散步時能稍微感覺喘但仍能說話,則表示處於中等運動強度。
  2. 很久沒運動、長者或身體較虛弱者,可先從輕鬆步行~普通速度開始,習慣後再逐漸提升速度。
  3. 透過智能手錶或手機App追蹤步速與心率,確保運動效果。

散步就對了!

不論散步的時間、速度或時長如何,最重要的是養成規律的散步習慣!透過散步,可以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某些癌症的風險。同時,散步對心理健康也有極大的幫助,能有效減輕壓力、改善情緒。長期堅持散步,不僅能讓身體變得更加強壯,也能讓心理狀態更為平穩,所以,散步就對了!

推薦閱讀

你可能也喜歡

其他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