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優格不只能幫助消化,還可能降低特定大腸癌風險!近年來,年輕族群罹患大腸癌的比例快速攀升,引發醫界高度關注。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大腸癌年輕化?又該如何預防?哈佛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早餐吃優格可能成為對抗大腸癌的新武器!
美國大腸癌案例激增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數據,大腸癌在美國是第三常見的癌症死因。雖然整體死亡率有下降趨勢,但在 55 歲以下的年輕族群中,大腸癌的發生率卻以每年約 1% 的速度增加。
專家們正積極尋找年輕型大腸癌的成因,其中一個理論指向「腸道菌群失衡」。研究認為,長期暴露於腸道中的有害細菌,可能會刺激細胞異常增生,進而導致癌症。
哈佛研究新發現:優格的驚人保護力
為了進一步釐清飲食與大腸癌的關聯性,哈佛大學研究團隊針對超過 13 萬名醫療從業人員進行長達數十年的追蹤研究。結果發現,每週攝取至少兩份優格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竟然大幅降低了20%! 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Gut Microbes》上。
研究團隊分析,優格之所以能降低特定大腸癌風險,可能與其含有的益生菌有關。特別是優格中常見的「雙歧桿菌」,因為過多的雙歧桿菌可能導致發炎反應,進而促使腫瘤生長。但本次研究卻發現,優格似乎能平衡腸道菌群,減少有害菌的數量,進而降低陽性大腸癌的發生。
本次研究主要針對「近端結腸癌」進行分析。過去研究顯示,近端結腸癌的預後通常比遠端結腸癌更差。而優格的保護效果,似乎也更集中在近端結腸癌。
益生菌、優格抗癌機制解析
研究人員推測,優格中的益生菌可能透過以下機制,發揮保護腸道、預防癌症的效果:
- 平衡腸道菌群: 益生菌有助於增加腸道好菌,抑制壞菌生長,維持腸道菌群平衡。
- 減少腸道發炎: 益生菌被認為能減少腸道發炎反應,降低細胞癌化的風險。
- 促進腸道蠕動: 益生菌可能有助於改善便秘,縮短糞便在腸道停留時間,減少有害物質累積。
早餐吃優格好嗎?專家怎麼說?
該研究共同作者,麻省總醫院臨床與轉譯流行病學部門主任Andrew T. Chan 醫師表示,這項研究進一步說明了飲食、腸道菌群與大腸癌風險之間的關聯性,也為未來研究大腸癌提供了新的方向。
另一位共同作者,布萊根婦女醫院病理學家Tomotaka Ugai醫師則指出,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優格等發酵乳製品有益腸道健康,本次研究的新發現,更加證實了優格對於特定類型大腸癌的保護效果。
總結來說,哈佛大學的最新研究為「早餐吃優格」帶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新理由:不只美味又健康,還可能降低年輕人罹患特定類型大腸癌的風險!建議民眾不妨將優格納入日常飲食中,作為維持腸道健康、預防疾病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