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小過年,是農曆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今年(2025年)元宵節落在國曆2月12日(週三),雖然沒有放假,但還是許多人心中重要的傳統節慶。我自己從小就對元宵節相當期待,不只因為家家戶戶會吃湯圓、賞花燈,也因為這一天常有繽紛多元的慶典活動能夠體驗。為了讓大家更了解這個象徵團圓、喜慶的日子,以下彙整了日期由來、傳統習俗、精彩活動及注意禁忌,一次掌握2025元宵節的所有重點!
2025元宵節是什麼時候?
根據傳統曆法,元宵節是在農曆正月十五,也是新年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元」代表正月,「宵」則代表夜晚,所以也稱「上元節」。今年2025年的元宵節正好落在2月12日(週三),須照常上班上課,不過在這一天,你還是可以在下班後感受各地張燈結綵的熱鬧氛圍,欣賞精彩的燈會展出或傳統慶典。
元宵節的由來
坊間對元宵節的起源說法不一,最常被提及的,是天帝與「神鳥」的傳說:據說昔日有隻神鳥闖入凡間,卻被獵人誤殺。天帝得知後,震怒不已,決定在正月十五放火燒毀人間。
天帝的女兒不忍百姓受難,便偷偷告知民眾,讓大家在元月十四到十六這幾天掛紅燈籠、燃放爆竹,假裝已遍地火光,才成功平息天帝的怒火。後世於是流傳以掛燈籠、放鞭炮、觀燈等方式,度過這個「平安躲過浩劫」的日子,也就成了如今的元宵節。
元宵節習俗: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
元宵節吃湯圓
「湯圓」是元宵節最具代表性的食品,象徵一家人「團團圓圓」。同時也有人分「湯圓」與「元宵」,前者多是用糯米揉成外皮、包餡後搓成球狀;後者則是先做好餡料,再用竹篩灑水與糯米粉反覆滾製而成。無論是手工現包或是市售的現成口味,吃下去都寓意闔家幸福、美滿。
元宵節賞花燈
掛燈籠的傳統從古代一直延續到現代,現在許多地方的燈會設計花樣百出,常常融合流行元素、在地風光或生肖意象。今年(2025年)的台灣燈會則在桃園登場,主題「光聚千塘串桃園」,結合當地著名埤塘特色,讓各種燈飾與水面交相輝映,更有「蹓蹓蛇」等造型小提燈可以免費索取,不管是親子同遊或三五好友聚會,都能感受歡樂熱鬧的年節氛圍。
元宵節猜燈謎
不少傳統市集或廟會在元宵節時會舉辦猜燈謎活動。據說古時有位叫「孫五」的人,利用燈籠作詩暗諷財主,後來人們覺得這個方法有趣又能增添節慶氣氛,便演化成「猜燈謎」的習俗。無論謎語是淺顯易懂還是艱深難猜,只要參與其中,都能感受到歡樂與文化傳承。
元宵全台盛事:北天燈、南蜂炮、東炸寒單
北天燈(平溪天燈節)

位於新北市的平溪,是台灣最知名的放天燈聖地。當天可將願望寫在天燈上,一起施放到空中,祈求新的一年好事成真。2025年平溪天燈節預計在2月8日於平溪國中、2月12日於十分廣場舉行,晚間時分還能看到萬燈齊放的動人場景。
南蜂炮(鹽水蜂炮)
台南鹽水蜂炮由當地武廟主辦,起因跟古時「驅逐瘟神」有關。家家戶戶製作「炮台」並跟隨神轎遶境,一旦點燃,大量炮竹同時轟炸,場面壯觀刺激。參加活動的民眾通常會戴上安全帽、穿上厚重衣物保護自己。2025年的鹽水蜂炮在2月11日至2月12日登場,想感受炸裂年味,一定要親臨現場。
東炸寒單(台東炸寒單)
在台東,最具特色的就是「炸寒單」:擔任寒單爺的信徒赤裸上身、只戴面具,乘坐轎子出巡時,民眾會以鞭炮連番轟炸,象徵驅邪避難、祈求財運。今年活動從2月8日一路延續到2月14日,若想看元宵不一樣的慶祝方式,台東絕對值得一遊。
元宵節禁忌有哪些?
元宵節既是喜慶大日,也有一些禁忌值得參考:
- 避免夫妻吵架或打小孩,否則會破壞元宵家庭和氣。
- 不宜剪頭髮或洗頭,因「髮」與「發」同音,怕把財運剪掉、洗掉。
- 盡量維護家中或工作場所的工具、設備,避免損壞失財。
- 身體衰弱者少去陰暗或陰氣重場所,避免沾染晦氣。
- 須特別注意財物,以防丟失好運。
- 切勿主動借錢給別人,以免好運外流。
- 米缸不可見底,象徵不能斷糧斷財。
- 衣物盡量保持完好,不宜破損,以免有破財之虞。
- 不要殺生或見血,可能招來血光之災。
- 儘量少說負面話、髒話,避免口舌是非。
當然,這些禁忌多屬民俗參考,最重要的還是保持心情愉悅、與家人朋友共度佳節。今年若想規劃元宵行程,別忘了從吃湯圓、逛燈會、猜燈謎,到全台特色活動如「北天燈、南蜂炮、東炸寒單」都能好好體驗。祝福大家元宵節快樂、花好月圓!
延伸閱讀
2025桃園燈會全資訊!時間、皮卡丘、卡比獸、寶可夢、提燈與停車交通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