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經營新趨勢?DoorDash 與 Klarna 攜手推「先買後付」服務,美網友兩極評價一次看

美國知名外送平台 DoorDash 最近宣布與金融科技服務 Klarna 合作,推出「先買後付」選項,讓消費者能夠為外送分期付款。這個新穎的餐飲業經營新模式,在通膨高漲的氛圍下,立刻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更有人把這現象視為「2025 年的經濟衰退徵兆」,直呼時代荒謬:連一份墨西哥捲餅都要先預支未來的錢來買。

餐飲業經營新模式:DoorDash開啟「先買後付」時代

DoorDash 與 Klarna 的合作,容許消費者在訂單滿 35 美元以上時,選擇分四期零利率付款,或延後結帳到更方便的時間,等於提供一種跨足「先買後付」的外送分期模式。對於一些臨時拮据、但又想滿足口腹之慾的消費者來說,的確是一大福音。

然而,在社群媒體上,不少人對「為一個 15 美元的墨西哥捲餅進行分期付款」感到啼笑皆非,甚至戲稱「2008 年的經濟衰退肇因於房貸,2025 年竟可能是被墨西哥捲餅分期貸款拖下水。」更有人分享虛構的場景,笑稱自己因「外送債」而被討債集團上門,讓話題不脛而走,成為網路上苦中作樂的話題。儘管多數網友抱持調侃心態,但背後也顯示消費者對未來經濟走勢的隱憂。

靈活支付便利,亦可能加劇債務負擔

事實上,先買後付的相關服務在歐美並不新奇,早在網路購物或電子產品上就相當普及,許多人已習慣用此方式來分擔高單價的消費壓力。這次 DoorDash 與 Klarna 的合作則把先買後付應用到餐點、日用品等日常開支上,雖然能紓緩臨時經濟壓力,卻也讓許多人擔心這會把「循環信用」問題帶進日常生活。一旦出現遺漏或逾期付款,分期本金加上手續費,最後可能比直接刷卡或現金支付還要來得昂貴。

DoorDash則強調,因為分期零利率的存在,他們的商業模式較不仰賴收取利息,反而希望用戶能如期付款,否則就會限制使用先買後付服務。對於常常要支付一次性大額雜貨或藥品的消費者而言,此模式或許能減輕每個月固定開銷的壓力。

-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

台灣民眾怎麼看:會想嘗試先買後付嗎?

為了解台灣在地消費者對此新聞的看法,我們特地在台北市街頭詢問三位民眾的真實感受。 29 歲的林小姐,是一名餐飲業行銷人員,她表示:「我認為這種模式可能對於推動外送市場的成長很有效,畢竟大家習慣用外送平台,也喜歡分期付款的感覺。但我自己喔?應該不會用。」 35 歲的陳先生,是位兼職外送平台騎手,他笑說:「如果外送單變多很好阿,但如果本來生活就不寬裕的人,一定會越滾越多,最後連著好幾筆 100 塊、200 塊的債繳不完,這其實越來越可憐,情況越來越糟。」 最後一位 52 歲的王太太,是位家庭主婦,她較正面看待:「我有時候會買較貴的化妝品阿,如果買食物也能零利率分期支付,其實算是替家庭預算多一個選項,只要有節制不亂花應該沒關係吧。」

整體來看,DoorDash 與 Klarna 的「先買後付」服務可能將消費習慣帶到另一個新階段:它能為想要快速滿足口腹之慾的消費者提供多元支付模式,也在高生活成本的時代中讓部分人暫時鬆口氣。但在經濟不確定的陰影下,這種看似便利的選擇,也可能演變成無形債務枷鎖。對小店家來說,這或許是吸引顧客的新招,但也得小心別被拖垮現金流。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