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8日清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街頭響起歡呼聲與慶祝鳴槍,象徵阿塞德(Bashar al-Assad)家族長達半個世紀的強權統治終於瓦解。僅僅約十天前,反抗軍一支以「沙姆解放組織」 為首的聯軍,宛如疾風迅雷般從北方據點開始突進,陸續拿下阿勒坡、哈馬與霍姆斯等戰略重城,最終在毫無懸念的勝勢下闖入昔日堅不可摧的政府大本營:大馬士革,正式宣告一段專制年代走入歷史。
阿塞德政權是什麼?
阿塞德政權是指敘利亞政壇的核心世家。自1970年代初期以來,阿塞德家族成員持續掌握著敘利亞的最高權力。
家族的創始人哈菲茲·阿塞德(Hafez al-Assad)於1971年通過政變上台,成為敘利亞的總統,並以強硬手段穩固其統治地位,推行嚴格的阿拉維派政策,壓制反對勢力。哈菲茲·阿塞德於2000年去世後,其子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繼承了總統職位。
巴夏爾最初以醫生身份進入政壇,並承諾進行政治和經濟改革,但隨著內戰的爆發,阿塞德家族再次展現出強硬的統治風格,導致國內外廣泛的批評與制裁。阿塞德家族的統治不僅鞏固了阿拉維派在軍事和政治上的控制,也引發了多次嚴重的人權侵犯和社會動盪。
敘利亞政權終結,半世紀統治告終
自1970年代初起,阿塞德家族便透過嚴密的安全機構與軍事力量,以鐵腕維繫敘利亞的政治版圖。然而長年內戰、經濟凋敝與國際孤立使國家氣氛早已暗潮洶湧,成千上萬無辜百姓深陷苦難深淵。
本次敘利亞政權推翻行動可謂瞬間爆發。2024年11月底起,敘利亞反抗軍勢力從北向南席捲,先攻破北部重城阿勒坡,再迅速挺進至中部要衝哈馬與荷姆斯。
阿塞德為首的政府軍幾乎無心反擊,不少哨所、檢查站與機關辦公廳早已無人駐守。12月7日晚間,反抗軍抵達大馬士革周邊地區,隔天一早便突破首都防線,在「征服大馬士革行動指揮室」的領導下,正式宣告舊政權終結。
敘利亞歷史性的一刻
目前,巴夏爾·阿塞德本人疑似在反抗軍入城前就已潛逃,飛往不明處所,甚至有傳聞一架疑似載有其行蹤的飛機在雷達上消失。
敘利亞政府官員則透過簡短聲明,表示政權願意將行政體制移交過渡政府,呼籲民眾保持冷靜。而反抗軍方面則立刻釋放「賽德納亞(Saydnaya)」等監獄內的在押人士,讓被囚禁多年的反對者與平民重獲自由。
大馬士革與多個城市廣場頓時成為街頭慶典現場,人們撕毀阿塞德肖像、高喊「自由的敘利亞萬歲!」、鳴槍歡呼。多年恐懼與壓抑之下,憤恨的群眾終於迎來喘息與期盼。
阿塞德家族無預警速崩
這場政權快速崩解背後,離不開地緣政治與盟友走避。敘利亞長年依賴伊朗、俄羅斯與黎巴嫩真主黨等勢力相挺,然而區域局勢持續動盪,這些昔日盟友正疲於應對他國戰事、內部問題與國際壓力,無暇兼顧敘利亞。
隨著軍援減少、民心潰敗,阿塞德政權在連串反抗軍攻勢下迅速倒塌。美國政府密切觀察局勢並呼籲公民撤離;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公開對敘利亞前景表達遺憾。國際特使亦呼籲相關各方儘速在日內瓦展開對話,推動「有序的政治轉型」。
後阿塞德時代,自由仍待驗證
儘管敘利亞人在此刻充滿歡騰,但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主導翻盤的「沙姆解放組織」源自蓋達(Al-Qaida)組織,雖多次宣稱已與極端思維切割,但外界對蓋達組織能否真正推行多元政治與宗教寬容仍心存疑慮。
此刻,敘利亞民眾需要的是穩定與重建,不但要擺脫過去獨裁血腥統治,更需一個能包容多元聲音、尊重人權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