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輕人失業率攀升!數據、挑戰和結構矛盾的現況

分享

面對中國年輕人失業率持續走高的現實情況,許多初出茅廬的中國大學畢業生正苦無對策。他們不但難以找到理想工作,還面臨經濟復甦乏力、高房價壓力、生活成本飆升,以及傳統一線城市難以生存的種種困境。

中國年輕人失業率

截至2024年10月,中國最新的年輕人失業率,16至24歲非在校青年失業率約為17%。25至29歲年齡段的失業率則是6.8%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6月,青年失業率曾達到21.3%,但隨後中國官方暫停發布相關數據。2024年1月,統計局恢復數據發布,可是調整了統計方法,將在校學生排除在外,導致失業率數字有所降低。

這些數據反映出中國青年面臨的就業挑戰,特別是在經濟增長放緩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背景下。

結構性問題與統計迷霧

中國年輕人失業率不斷攀升的背後,有著結構性問題的深層原因。過去多年,中國國家發展倚賴房地產、基礎建設與外貿,但在近年全球供應鏈重組、內需疲弱以及產業結構僵化的情況下,市場對年輕勞動力的需求逐漸萎縮。

加上近幾年中國官方雖然公布過於樂觀的 GDP 和就業數據,但年輕人的就業前景卻未見改善。對許多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他們在僧多粥少的招聘市場中,可能只找到薪資遠低於期望的職位,或只能長期依賴兼職、外賣、網路主播等短期工作支撐生活。

此時,部分專家也開始質疑經濟數據的真實性,強調若真以其他已經歷泡沫破裂的國家經驗來套用,中國的經濟數據恐被高估,整體就業市場早已出現嚴重萎縮。

一線城市風光不再,二三線城市崛起

在高壓生存環境下,過去吸引眾多年輕人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已不再是職涯發展的理想終點。因為房價高不可攀、工時過長、生活成本過重,使得一線城市競爭力下降。

相較之下,二三線城市如成都、合肥等逐漸崛起,憑藉低生活成本、寬鬆工作節奏,正吸引青年人才轉向這些新興城市尋找出路。

不得已的工作環境和啃老

由此可知,在中國當前的經濟環境中,許多年輕人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就業挑戰。但實際情況可能更為嚴峻,尤其在大學生畢業人數持續創新高,且未來幾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累積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可能還會有更多人無奈選擇回到家鄉,依靠家庭支持過渡,這便是所謂的「新啃老」和「爛尾娃」現象。

然而,必須要注意的是,傳統意義上的「啃老」並非一種主動選擇,而是許多年輕人面臨制度性困境的被動結果。從高房價、生活成本壓力,到市場對高技能勞動力的需求下降,這些都讓青年難以找到與其專業或期望相符的工作。許多案例中,即便找到工作,其薪資水平也不足以支撐基本的生活需求,迫使年輕人回歸家庭依靠父母的退休金過活。

什麼是「爛尾娃」?

爛尾娃的意思是中國年輕人,面臨著社會高失業率和經濟壓力,即將像未完工的建築被放棄。這個詞揭示了年輕一代在就業市場和經濟轉型中的迷茫與無助。

延伸閱讀
2024 年輕人流行語最完整盤點!你跟上這波網路潮流了嗎?
美國研究:年輕人「不愛戴保險套」?一場無套革命正席捲全美
2024 中國經濟現況:挑戰與機遇交織的時代

推薦閱讀

你可能也喜歡

其他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