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網紅和知名創作者都在影片、社群平台上力薦名為「Honey」的瀏覽器插件,強調能自動為網購用戶套用折扣優惠券,輕鬆省下大筆開銷。然而,日前紐西蘭 YouTuber MegaLag 釋出一系列震撼性的影片,直指這個由 PayPal 收購的插件工具不僅涉嫌誤導使用者,還疑似「偷走」本該分潤給創作者的佣金和消費者折扣金,甚至受害商家都出來證實,其行為或許將成為21世界「史上最大 YouTube 和網路詐騙事件」。
多位知名 YouTuber,包括 MrBeast、Emma Chamberlain 和 Marques Brownlee 都曾經為 Honey 背書,如今卻面臨了所謂的 Honey 詐騙爭議中。究竟這起事件背後的真相是什麼?使用 Honey 的你又該如何保護自己?帶你全面了解。
什麼是Honey?網路詐騙事件?
Honey 是一款主要在 Chrome、Firefox 等瀏覽器上使用的插件,號稱可以在使用者網購結帳時,自動尋找並套用當前有效的折扣券。
2020年,PayPal 以約 40 億美元的高價收購了 Honey,並且在全球大肆推廣。在官方宣傳與各大 YouTuber 的合作推廣下,Honey 被塑造成「免費」又「方便」的省錢神器。
然而,多次爆料卻顯示,Honey 可能並非如其所宣傳的「省錢且無私」,反而常常給出有限或不是真正最划算的優惠券,甚至在背後執行一連串詐騙操作。
Honey 的詐騙手法是什麼?
1. 劫持網紅或創作者的佣金
在紐西蘭Youtuber MegaLag 最新影片《Exposing the Honey Influencer Scam》中,他指控 Honey 會利用「最後點擊歸因」(Last-click attribution)的業界規則,偷偷將原本屬於創作者的傭金追蹤碼,則被Honey替換成自己的追蹤碼。
簡單來說,若你先點了某個連結,原本該由該該連結提供者獲得的推廣分潤,可能會在結帳時,只因為「點擊了一個按鈕」而直接被 Honey 取代,最終轉成 Honey 獨佔的佣金,而該連結提供者什麼都沒辦法獲得。
2. 提供有限或惡意減少折扣的優惠券
Honey 的宣傳口號是「幫你找遍全網折扣」,但 MegaLag 實測發現,它時常「找不到」真正較好的優惠,或是明明有更便宜的折扣卻不提供,反而顯示特定合作店家的較小額優惠,而Honey則可以從中賺取價差。
批評者認為 Honey 與合作商家事私下談好固定的折扣分潤模式,導致許多用戶即使安裝了 Honey,依然無法取得市面上最優惠的優惠券。
3. 未提供服務卻竊取收益
Honey 另一項爭議在於即使未提供任何有效折扣碼,它仍會彈出一個視窗,通知使用者「未找到折扣碼」,並提供一個按鈕,例如「Got it (知道了)」,當使用者點擊這個按鈕時,Honey 會自動劫持這筆訂單的收益歸為己有。
這意味著,Honey 在未經「告知消費者」或「實際提供服務」的前提下,竊取了原本屬於創作者或其他推廣者的佣金,因為只要使用者與彈出式視窗「互動」,它就能藉由技術手段將交易的最後點擊歸因於自己,並獲取該筆交易的佣金。
對消費者與創作者的影響
對消費者的影響
- 以為省最多,卻少拿優惠:不少用戶安裝 Honey 後,看到優惠券自動套用就放心結帳,但事實上可能還有更高的折扣券或其他優惠渠道沒有被顯示。
- 個資、數據恐外流:由於 Honey 的商業模式是靠分析用戶的購買行為,因此外界擔憂其蒐集消費者網路行為數據,甚至可能被用於不當途徑。
創作者角度
- 失去推廣佣金:以往創作者可憑藉分享連結賺取佣金,但若安裝 Honey 的觀眾在結帳時被重新導入 Honey 的追蹤代碼,創作者的分潤就被「洗掉」。
- 品牌信譽受損:包括 MrBeast、Linus Tech Tips 等先前都替 Honey 站台過,如今若被證實所推廣的產品不如預期或涉及不當行為,對創作者的信譽與粉絲關係都是重擊。
PayPal 的回應,真的沒問題嗎?
面對這些質疑,PayPal 代表與 Honey 官方多次出面強調,Honey「符合產業標準」,透過最後點擊歸因拿走推廣佣金並不違法,也未從事所謂「詐騙」行為。
PayPal 更表示,Honey 提供的優惠券來源包含商家合作、使用者提交與第三方優惠網路,至於最終展示哪個優惠,也常常是由商家決定而非 Honey 自己篩選。
不過,根據 Linus Tech Tips 等創作者的爆料,他們早在 2022 年就終止與 Honey 的合作,理由正是「Honey 未經許可就插手並改寫了與創作者直接簽訂的協議」。
另有創作者如 Markiplier,也因看不懂 Honey 的財務結構而拒絕合作。如今回頭看,這些警訊似乎早已出現,只是沒引起大眾足夠的重視。
如何保護自己?專家的五大建議
1. 多方比價:
不要只依賴 Honey 或單一工具,建議同時查看其他折扣網站或直接搜尋優惠券代碼。
2. 獨立追蹤連結:
如果你想支持特定創作者,點選其專屬連結時盡量在「未安裝 Honey」或「不同瀏覽器」的情況下購買,以免 Affiliate Cookie 被竄改。
3. 安裝時間與對象:
在比較完價格之後,再決定是否於結帳時刻臨時安裝 Honey 或許更靈活,也能減少被誘導的風險。
4. 留意瀏覽器權限:
安裝任何瀏覽器插件前,都應檢視它能存取哪些資料。若權限過大,就要小心資訊外洩問題。
謹慎是王道
Honey 爭議事件是否真的構成詐騙,目前尚未有官方司法定論;但從網紅佣金歸屬、消費者無法取得最大優惠等多重角度來看,該事件已經對 PayPal 以及廣大創作者群帶來巨大衝擊。未來若更多證據浮出檯面,Honey 及其母公司 PayPal 勢必需要做出更明確的回應與調整。
對一般消費者而言,理性判斷、謹慎安裝瀏覽器工具、並隨時留意是否真能拿到「最高優惠」,才不會掉入「免費」背後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