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政府近期向國會遞交一項總額高達 80 億美元的對以色列軍售提案。這筆金額龐大的武器交易包含精準制導炸彈、空對空飛彈、地獄火飛彈以及砲彈等多種軍備,預計將補充以色列因應近一年多來加薩衝突所消耗的彈藥。
儘管部分武器可直接從美軍庫存撥交,但預估整體交貨期可能長達一年甚至更久。這項計畫不僅象徵美國一貫支持以色列自衛的立場,也再度聚焦國際社會對加薩地區人道危機的關注。
美國以色列軍售內容
根據美國知情人士透露,這次總額約 80 億美元的軍售,主要由多款飛彈及高精準度的制導彈藥組成。其中,空對空飛彈可協助以色列空軍對抗無人機與各種空中威脅;地獄火飛彈則廣泛用於攻擊直升機執行地面打擊任務;此外,155 毫米砲彈和各式炸彈更是傳統戰場中必備的火力支援武器。
美方官員解釋,透過補充以色列現有彈藥庫存,可確保其在持續衝突或反擊作戰中維持高效率的軍事行動能力。
事實上,在這份計畫正式送交國會前,美方已於去年陸續批准多筆對以軍售,包括戰機、精準彈藥及武器零件等,不過綜觀歷次表決,多數議員依舊傾向繼續提供以色列必要武器。
一年多的加薩戰事與人道爭議
這項軍售案的背景,源於2023年10月哈瑪斯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突襲,造成以方超過 1,200 人死亡,並帶走數百位人質。以色列旋即對加薩展開長期且高強度的軍事行動。
此後,衝突規模持續升溫,造成加薩地區嚴重的人道危機;加薩官方醫療部門稱,超過四萬五千人死於以軍攻勢,另有數十萬平民流離失所。以方則表示,其攻擊目標鎖定哈瑪斯據點、武器藏匿處以及戰鬥人員,並堅稱哈瑪斯利用學校、醫院、清真寺等地作為掩護。
在過去的國際外交新聞經驗中,對於加薩的戰況能夠感受到雙方敘事差距極大,此屬正常情況,而國際人道組織與部分美國國會議員曾呼籲暫停或限制對以軍售,要求先確保平民傷亡得到控制。
美國國內政治與軍售審查機制
就美國法律程序而言,大型對外軍售計畫需要先經國務院「非正式通知」國會,再由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與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進行審查,通常,美方在正式公告前便會私下與國會重要成員協調,以避免計畫在流程中遇到激烈阻撓。若兩院主要領袖無異議,這項軍售極可能順利通過。
觀察過去一年拜登政府多次表態,可以發現白宮的立場相對明確:維繫美以關係並確保以色列軍事優勢,被視為符合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利益。尤其在伊朗持續發展核計畫、以及真主黨與胡塞武裝等伊朗代理組織對以色列持續構成威脅的情況下,美方認為軍事互助才能對敵對勢力產生嚇阻作用。
未來情勢與拜登政府任期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務院曾一度以「人道援助不足」為由,威脅對以暫停部分軍事協助,但後來宣稱以方在改善救援條件方面已有進展,於是收回了相關限制。未來若此筆 80 億美元軍售最終獲得美國國會通過,這將成為拜登政府在任期末段為「穩住中東盟友」所做的最後重大軍事支持動作之一。
美國政府發言人強調,如今正值以方對哈瑪斯持續施壓階段,補齊彈藥有助維持對伊朗、真主黨及其他地區武裝勢力的威懾。
但隨著戰事規模與平民死傷數字的擴大,這場戰爭似乎也考驗著美國堅定支持以色列的政策合法性與道德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