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大規模聯邦員工買斷計畫近日正式取得法庭放行,據美國人事管理局(OPM)表示,已有約7.5萬名聯邦員工(約佔文職人力的3%)同意接受所謂的「延後辭職」方案。
這項計畫以付薪至十月為誘因,希望換取員工立即離職,卻也引發工會及多方人士質疑,擔憂政府恐無法信守承諾。雖然有員工選擇搭上這班「買斷列車」,但也有人擔心未來的預算期限、工會訴訟和政府的龐大裁員目標,令這場人事風波看似遠未落幕。
法官裁定聯邦員工買斷計畫,川普是對的
聯邦員工工會原本試圖在波士頓聯邦法庭暫停這項買斷計畫,認為此舉「過於武斷」,且可能違反預算限制。然而,聯邦法官George O’Toole本週裁定,工會在本案中並無足夠法律地位提起訴訟,且此類爭議應先由其他管道處理,也就是川普政府推動的聯邦員工買斷計畫,川普是對的。
判決一出,先前暫緩生效的買斷令隨即解凍,使川普政府得以全面推動這項前所未見的人事精簡措施。工會則聲明,這只是第一回合的挫敗,他們仍會透過其它合法手段維護公務員的權益。
馬斯克欲省下逾兆美元支出
川普另闢蹊徑,委任身家驚人的企業家馬斯克掌管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全權負責削減龐大的聯邦支出。根據白宮指出,包含國防預算在內,美國去年的聯邦支出達6.75兆美元,川普目標在短期內削減1兆美元;然而,文職員工薪資僅佔其中不到5%。
因此有專家認為,即便買斷計畫吸引了7.5萬人離職,整體能節省的金額相對有限。另一方面,馬斯克已指示多個政府部門針對「不必要」的業務或人員展開裁減,部分單位被要求最高可裁撤至原編制70%的員工。外界估計,未來幾個月或將看到更大規模的人力調整。
工會質疑預算穩定度
儘管白宮對外宣稱會支付買斷員工至十月的薪資與福利,工會與部分民主黨州檢察長質疑,此承諾仍必須受到國會預算進度的掣肘。現行政府支出法案將於3月中旬到期,若延長預算未及時過關,這些買斷金流可能面臨斷炊風險。加上有些員工屬於機要或邊境、防空等必要職務並不在買斷範圍,整體運作可能因此變得不均衡,讓部分關鍵機構出現功能空窗。
工會代表們直言,這項「誘退」做法恐怕只是川普政府大刀闊斧精簡公部門的序章,後續包括提前裁員、關閉部分單位等手段,都可能陸續上演。
大規模瘦身效應尚待觀察
不管外界評價如何,川普政府迅速落實買斷計畫,已造成聯邦文職系統的一番震盪。有分析人士指出,過去政府也曾提供自願性離職獎勵,但規模與速度都不及此次。隨著法官判決排除障礙,一連串削減人事與預算的命令仍在醞釀中。
對留任員工而言,前景或許更顯不安;對準備領取買斷金的7.5萬人來說,拿到哪一天、拿到多少,都存在不確定性。美國公部門的人力與規模是否真的能在短期內大幅縮小,已成政壇和社會高度關注的焦點。而這項以「馬斯克式效率」為旗幟的政府改造,究竟將帶來何種改革與爭議,仍需後續持續追蹤。
延伸閱讀
川普超級盃再提議加拿大成美國第51州、鋼鋁加關稅!
美國TikTok下架又復活?川普承諾行政命令擬延長出售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