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事邁入第三年之際,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近日在基輔的記者會上表示,若自己下台能帶來烏克蘭和平,或是能換取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資格,他已準備好交出總統職位。
此話一出,立刻引發外界關注,因為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剛以獨裁者形容澤倫斯基,並敦促烏克蘭應該舉行大選;而另一方面,美烏雙方關於關鍵礦產合作的爭議金額也有最新發展,據澤倫斯基透露,先前備受爭議的五千億美元要價已有定論。
烏克蘭的選舉、獨裁爭議與民調
在記者會上,澤倫斯基的這番言論,外界推測,這段談話可能是對川普及俄羅斯總統普丁近期言論的回應。川普先前曾抨擊澤倫斯基不願意舉行大選;俄羅斯方面則長期指控烏克蘭政府在國際支持下非法執政。
但事實上,烏克蘭國內目前仍處於戒嚴狀態;根據烏克蘭法律,在戒嚴令尚未解除之前不可舉行全國性選舉。澤倫斯基也在發言中重申,自己並不是要長期執政,而是因應國家處於大規模侵略威脅下,無法照常舉辦選舉。
至於川普形容其只有4%支持度的說法,澤倫斯基直接說明是:「明顯錯誤」,指出最新民調顯示他的支持度至少有六成以上。
美烏五千億礦產風波
除了選舉與獨裁爭議以外,美烏之間的礦產交易磋商也在近日引發高度討論。川普政府多次釋出訊號,希望烏克蘭能以部分稀有礦產供應權,包括鋰、鈦、鈾等戰略性礦物,以投資分潤等方式,來回報先前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最早外傳美方開價烏克蘭需償付5000億美元的方式,讓澤倫斯基相當不滿,直言「不會簽下讓未來十代人都還不完的協議」。
不過近來澤倫斯基和他的幕僚長耶爾馬克在會見美方官員後釋出訊號,表示「不合理的五千億美元要價已經從談判中移除」。改由雙方持續協商更「對等」的合作模式,並且烏克蘭強調,在礦產開發合作之前,美國必須提供足以確保烏克蘭長期安全的具體保障。
根據烏克蘭經濟部統計,俄羅斯現佔領的烏克蘭領土就蘊含至少3500億美元以上的關鍵礦產。烏方認為,這些資源一旦能順利掌握,將是戰後重建和國際合作的重要籌碼。
歐洲與加拿大領袖到訪
針對烏俄戰事已長達三年的局勢,歐洲多國與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日前相繼抵達基輔,象徵國際盟友對烏克蘭的持續支持。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成員國已通過第16輪對俄制裁方案,包括進一步限制俄國鋁製品進口、擴大列管俄方影子船隊及打擊用於無人機控制的零組件等,期望能以經濟與科技圍堵方式,制約俄方的作戰能力。同時,加拿大也在基輔討論後續協助烏克蘭的可能性。
退出不等於結束,烏克蘭堅持真正和平
從2022年2月俄軍大規模入侵開始,歐美盟國陸續對烏提供資金援助與軍備;包括拜登任內提供的六百多億美元武器及數百億美元預算支援,對烏克蘭穩定整體戰力貢獻相當關鍵。俄方也透過不斷的飛彈攻擊與大規模無人機襲擊,試圖拖垮烏克蘭的國防和經濟。
三年來,雖然前線拉鋸仍持續,但烏軍頑強的守勢和取得的國際支持,也讓莫斯科無法輕易在戰場上取勝。
綜觀目前情勢,澤倫斯基主動釋出可下台換和平或北約的談話,似乎讓局面出現轉機。然而,俄羅斯軍事壓力並未消退,川普加快談判節奏的意圖,也可能衝擊烏克蘭能否在未來協商中保有足夠籌碼。
正如澤倫斯基所言,真正的和平不僅是停火,更要確保俄羅斯不再對烏克蘭構成長期威脅。各國如何在這場複雜的地緣博弈中拿捏分寸,烏克蘭未來仍需各方嚴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