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正加快腳步推動全新衛星網路計劃 IRIS²,計畫在2030年前部署近300顆衛星,提供歐盟國家高穩定度、安全且高速的數據傳輸服務。歐盟想藉由這項耗資約106億歐元的計劃,重振歐洲航太產業競爭力,力抗馬斯克的Starlink與亞馬遜的Project Kuiper等美國衛星網路的迅速擴張。
歐盟衛星的太空基礎設施
IRIS² 是歐盟繼Galileo定位系統計劃與Copernicus地球觀測網路計劃後,第三項重大太空基礎建設。先前這兩項計劃已在全球定位與氣候、環境監測上發揮關鍵作用,而IRIS²所扮演的角色則關乎歐盟內部政府機構、防衛單位、緊急救援及外交通訊等領域的安全連結。
透過多軌道設計,IRIS²將結合中軌衛星與低軌衛星群,在2029年中開始陸續發射,並在2030年底全面投入運作。
抗衡Starlink與Amazon
過去,歐洲航太產業曾經在大型商業衛星方面領先,但近年受美國帶動的技術與佈局改變,歐洲企業逐漸失去昔日優勢。
IRIS²的出現,代表歐盟不願再受限於外國衛星通信服務,並試圖打造獨立且安全的網路基礎,甚至為歐洲偏遠地區帶來穩定網路服務,縮短數位落差。
SpaceRISE 財團
IRIS²計劃採用公私合營模式,透過「SpaceRISE」這個由Eutelsat(法國)、Hispasat(西班牙)、SES(盧森堡)等歐洲財團共同打造。
在高達106億歐元的預算中,約六成由歐盟與歐洲太空總署(ESA)共同出資,其餘則由產業界投入。這樣的模式可望維持良好的財務平衡,同時刺激歐洲航太產業的技術創新、就業機會與長期競爭優勢。
技術創新與產業轉型
不只這樣,IRIS²的願景並非單純複製現有系統,而是透過技術創新轉型歐洲航太業。
過去歐洲主要依賴大型商業衛星執行高軌道通訊任務,如今面對市場需求轉向中、低軌星座的發展趨勢,IRIS²計劃將重點放在更小型、更靈活並支援AI技術的衛星設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