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鳥求偶術曝光!科學家揭密牠們的神祕螢光羽毛

分享

近期一項針對「極樂鳥」(又稱「天堂鳥」)的研究發現,這些以華麗羽色和誇張求偶舞步著稱的鳥類,幾乎都帶有「生物螢光」特質。也就是說,牠們能在吸收紫外光或藍光後,重新釋放出綠色或黃綠色光。

研究人員指出,這種螢光現象更常見於雄鳥的求偶重點部位,例如頭部、頸部、腹部羽毛,甚至是嘴部與腳部皮膚,可能在繁殖行為與社會層級中扮演關鍵角色。

極樂鳥求偶行為與螢光羽毛

提到極樂鳥,許多人第一時間會聯想到雄鳥在森林樹梢上演繹的誇張舞姿,以及鮮豔多變的羽毛。

過去在鳥類領域的研究中,學者們已經針對極樂鳥的形態、色彩演化和複雜求偶儀式展開多次分析,但真正針對「生物螢光」的討論相對有限。

極樂鳥 發光 螢光
圖/royalsocietypublishing

不過根據這項最新調查,研究團隊透過博物館典藏的多種極樂鳥標本,運用藍光或紫外光照射,並配合光學濾鏡、光譜量測設備,發現多達 37 種極樂鳥都帶有明顯的螢光特質。此一比率相當高,顯示極樂鳥可能早在物種演化史的某個階段就已普遍具備生物螢光的能力。

雄鳥與雌鳥螢光分布區域

有趣的是,雄鳥和雌鳥的螢光分布區域並不完全相同。雄鳥螢光大多集中在求偶必須炫耀的部位,包括:

極樂鳥 求偶 發光
圖/royalsocietypublishing
  • 頭與頸部:求偶時往往會將這些羽毛豎起或擺動。
  • 腹部與羽飾:許多雄鳥在跳舞或展示時,會張開或抬高這些特別羽毛,引導雌鳥目光。
  • 嘴部與足部皮膚:某些極樂鳥在開口或高舉腳爪時,螢光也能提高對比度。

至於雌鳥,螢光通常分布在胸部或腹部的細微花紋上,顏色相對較淡、不顯眼。有學者推測,雌鳥的螢光可能在棲息環境中具有一定偽裝功能,或在群體互動時提供必要訊號,而不若雄鳥那般高調地競爭上。

-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

森林棲地光源與未來研究

研究人員強調,雖然此研究採用的是博物館裡的歷史標本,並非現場拍攝到的實際「發光表演」,但結合已知的求偶舞行為、雄鳥華麗羽毛與鳥類視覺機制,可以合理推測這些螢光的出現確實在社會互動與配偶選擇方面扮演關鍵作用。

未來,關於螢光功能與光學機制將有更多實地觀測與研究,勢必將持續揭示極樂鳥閃閃發亮的祕密!

推薦閱讀

你可能也喜歡

其他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