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YR4 小行星撞擊機率幾乎歸零!天文機構最新觀測報告出爐

分享

小行星「2024 YR4」曾在全球多家天文單位的風險清單上高居榜首,最早估計在 2032 年撞上地球的機率高達 3% 以上,一度引發「末日」般的恐慌。不過,根據 NASA 與歐洲太空總署最新的觀測數據顯示,這顆小行星對地球的威脅已經幾乎降至零,讓先前憂心忡忡的科學家與民眾都鬆了一口氣。

2024 YR4 小行星衝擊機率已大幅下降

先前天文學家發現「2024 YR4」的大小可能介於約 40 至 90 公尺(大約等同一棟大型建築),並計算出其軌道特性時,曾判定它在 2032 年底造訪地球時,有 3.1% 的機率正面撞上地球。這樣的風險值曾創下近 20 年來的新高,甚至超越過去同樣被列為高危險等級的小行星 99942 初期觀測時的數據。

然而,隨著各地天文台陸續提供精確的後續觀測報告,尤其在 2 月中旬之後,國際天文團隊透過多個強力望遠鏡進行連番追蹤,慢慢釐清這顆小行星的軌道。NASA 最新評估顯示,其在 2032 年撞擊地球的機率僅剩下約 0.0017%,ESA 的估計則為 0.002%。綜合兩者的數據推斷,未來七年後它更可能僅以安全距離掠過地球。

地球防禦計畫與天文研究

這類末日小行星新聞之所以容易在社群媒體迅速掀起恐慌,主要是因為自古以來人類對於災難性的撞擊或毀滅題材本就相當敏感。然而,對天文學家來說,每一次新發現的小行星及其最初的軌道不確定性,都可能是珍貴的科學寶藏。像 2024 YR4 雖然確定不會對地球造成威脅,但它在觀測與軌道運算上的價值,等同於替未來真正可能來襲的危險天體進行彩排。

這次能迅速排除撞擊可能,歸功於全球各地望遠鏡協力投入觀測,包括位於夏威夷的望遠鏡群、智利安地斯山脈的天文台以及其他分散於歐美多國的觀測站。

各單位的跨國合作,不但能提高天體追蹤效率,也為國際防禦計畫提供更加精準的數據基礎。未來若真有更大型、軌道更難以預測的天體來襲,科學家就能利用這些經驗,在第一時間啟動防禦或偏移軌道的必要行動。

-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

持續追蹤關鍵觀測

目前 2024 YR4 將逐漸遠離地球,而科學家預期最晚四月起,它就會進入人類望遠鏡相對難以捕捉的範圍。不過,未來包含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在內的尖端設備,還會在接下來數週內持續鎖定該小行星,試圖更精細測量其大小、形狀及軌道參數。

總體而言,2024 YR4 這顆一度被稱作「世紀最危險小行星」的天體,已經解除了緊張警報。這也提醒我們,在面對任何「末日」傳言時,不妨帶著理性與好奇心,參考天文學家或官方發布的最新資訊,才能在關注這些迷人又神秘的宇宙來客之餘,減少不必要的恐慌。

推薦閱讀

你可能也喜歡

其他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