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何時開啟了真正的「語言時代」?最新一項由多項基因研究的成果顯示,現代人恐怕早在約13.5萬年前就已具備完整的語言潛能。這項推論不但強調所有現存人類族群皆共享同一語言源頭,也代表著我們所熟悉的複雜表達、語法結構與無限組合能力,從遠古時代就深植在基因之中。
基因分化與語言出現的關聯
根據這些新型基因組研究,一旦有族群在地理或基因上出現分化,後續世代往往仍擁有同樣完整的語言能力。科學家比較來自多國的基因序列,發現被認為最早分化出的非洲南部族群,其基因時間軸約可回溯至13.5萬年前。
若語言是在該時間點之後才形成,那麼部分演化支系理應缺乏語言、或使用截然不同的溝通模式,但事實並非如此:現今所有人類族群都擁有結構與表達多樣性近似的複雜語言系統,顯示語言應在最初大分家之前就已存在。

目前,儘管人類仍難以精準鎖定語言的確切誕生時刻,考古學上約在10萬年前開始出現許多關乎象徵行為的遺跡:例如出土刻有規律紋路的貝殼、石器裝飾、工具應用的多樣化,以及更高層次的符號化活動。
有些專家推測,語言的加入使得人類從純粹的本能生存提升到能夠抽象思考、溝通策略的階段,並形成更堅固的群體合作網。雖然也有人主張人類進步來自緩慢而多重的文化累積,但語言作為一套能無限生成意義、重新定義事物的系統,往往被視為激發創新思維與社會互動的最關鍵元素。
研究爭議與未來展望
現行觀點仍存有爭議:語言是驟然點燃了人類心智的火花,還是隨著工具使用與社會行為的堆疊逐步發展?無論如何,從基因時間點到考古證據的配合,都為13.5萬年前已具備語言能力的推論注入相當可信度。
未來透過更精密的基因資料分析,以及在非洲乃至其他地區出土的更新穎考古發現,或許能讓人類語言的起源與演進之謎更加明朗。